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养是人类在生存和繁衍过程中,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各种食物,经过体内的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功能这一连续动态的过程。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是人类的本能,也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本文主要在研究食物供给和需求的基础上对粮食安全问题作出分析。粮食作为最重要的食品和最重要的基础产品,对国家经济安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2004年到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聚焦三农问题。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强化对粮食主产省和主产县的政策倾斜,保障产粮大县重农抓粮得实惠、有发展。"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提出:"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2017年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变化,增加农民收入并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食物供给问题与粮食问题尤为重要。我国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口数量庞大、环境污染等问题,粮食问题也会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寻求食物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现今,人们更加注重营养与膳食的合理搭配,因此基于热量值的角度分析我国食物的供给与需求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供给需求的视角分析个体平均每日所需热量值,并对个体每日平均所需的粮食、畜产品、水产品、油脂类产品进行热量值的换算,因为蔬菜和水果的热量较低,所以我们计算主要的是为人体提供的热量。而且在计算国内提供的热量基础上,我们也对进口的热量进行了计算。最终得出结论为我国现今人口需要的热量正在从依靠口粮提供为主的结构向口粮,畜产品,蛋类、奶类产品共同提供的结构过渡,按照人体日平均需要的卡路里基础上,得出我国现今国内生产提供的热量加上进口生产提供的热量后还是缺少部分的热量,情况不乐观。经计算,我国现今食物自给率为80%,依赖进口为20%,近10年间我国生产总热量增长率为24.57%,但是我国净进口量上升的幅度明显高于我国生产增长速度,净进口增长率近10年为74.12%。本文就出现的问题从热量角度以及自然环境和政策方面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