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川芎嗪(TMP)、庆大霉素(GM)单独应用及联合使用对豚鼠内耳听功能、细胞形态及p38MAPK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此探讨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在庆大霉素耳毒性中的作用及川芎嗪在庆大霉素致聋中的防治机制,为中医药在耳聋康复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实验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1.筛选健康活泼、耳廓反射灵敏的白毛红目豚鼠48只,随机分成4组:庆大霉素造模组(GM组)、川芎嗪防治组(GM+TMP组)、川芎嗪组(TMP组)和生理盐水组。GM组: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mg·kg-1·d1;GM+TMP组:肌注硫酸庆大霉素120 mg·kg-1·d-1及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TMP组:腹腔注射盐酸川芎嗪30mg·kg-1·d-1;生理盐水组:肌注与GM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所有组连续给药13天。实验结束后所有豚鼠断头处死,收集耳蜗标本。2.各实验组豚鼠首次用药前及末次用药后第1天双耳均行客观听力检测。采用click ABR测试,以click ABR的阈值、80dB nHL给声强度下的III波潜伏期和幅值三个标准来判断各实验组豚鼠的听力情况。3.光镜下对不同组别豚鼠耳蜗HE染色切片进行观察,观察耳蜗Corti氏器和螺旋神经节内细胞的形态改变。4.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实验组耳蜗组织内p38MAPK蛋白表达量。[结果]1.豚鼠客观听力检测结果click ABR检测结果显示,用药前各组听阈基本一致,听功能正常,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GM组和GM+TMP组的听阈显著性升高,与生理盐水组及用药前相比,听功能明显下降,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证明肌注120mg·kg-1·d-1庆大霉素连续13天后,豚鼠听功能下降,耳毒性造模成功;TMP组的ABR阈值与生理盐水组及用药前相比,听功能没有明显改变,ABR阈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GM+TMP组阈值虽也有升高,但较GM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证明中药川芎嗪能有效改善庆大霉素致聋豚鼠的听功能(见表1-1),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2.实验组80dB nHL给声强度下Ⅲ波潜伏期及幅值结果80dBnHL给声强度下,GM组的III波潜伏期、幅值与生理盐水组、GM+TMP组、TMP组相比,潜伏期明显延长,幅值明显降低,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GM可致豚鼠听功能下降,而GM+TMP组潜伏期、幅值与生理盐水组、TMP组相比,潜伏期及幅值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1。3.Western blot法测耳蜗组织内p38MAPK蛋白表达量从图3-1可看出,耳蜗内组织内p38MAPK蛋白表达分布程度依次为:GM组>生理盐水组≈TMP 组>GM+TMP组.给药后,GM组与生理盐水组、GM+TMP组、TMP组相比,p38MAPK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组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GM+TMP组与生理盐水组、TMP组相比,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生理盐水组、TMP组相比蛋白表达量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2。4.p38MAPK蛋白表达量与ABR结果的相关性分析豚鼠耳蜗p38MAPK蛋白水平表达量与click ABR阈值具有明显的直线相关趋势(r=0.795,P=0.018<0.05),同时p38MAPK蛋白水平表达量与80dBnHL给声强度下的III波潜伏期亦有明显的直线相关趋势(r=0.864,P=0.006<0.05),但与幅值的相关性不明显,说明p38MAPK蛋白表达量越多,ABR阈值改变越大,80dBnHL给声强度下的Ⅲ波潜伏期越延长,即p38MAPK蛋白的表达程度决定了豚鼠的听力情况;见表4-1。5.耳蜗切片HE染色结果生理盐水组耳蜗组织形态正常;GM组Corti氏器严重变形,外毛细胞肿胀、变形,螺旋神经节内有大量细胞缺失,出现空泡样变;GM+TMP组Corti氏器毛细胞散在缺失,螺旋神经节形态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病理改变、细胞数量有所减少,但均较GM组损伤轻;TMP组Corti氏器中的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上的细胞形态结构均基本完整、变化较轻,见附图2。[结论]1.庆大霉素可导致豚鼠听功能下降,内耳细胞形态改变,p38MAPK蛋表达增加,且p38MAPK蛋白表达与听功能,内耳细胞形态改变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证实p38MAPK信号通路很可能是庆大霉素致聋的重要因素之一。2.TMP可以有效抑制内耳组织p38MAPK蛋白表达,改善听功能,从而起到防治庆大霉素耳毒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