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岩体质量评价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haid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核工业迅速发展,核废料的安全处置成为一项技术难题。目前,公认最安全可行的处置方法是对高水平放射性废物进行深埋处置。然而,大部分深埋地下空间具有洞室布置复杂、规模大和埋深深等特点,为保证洞室在设计和施工中的安全性,一方面要对围岩质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要合理分析不同条件下围岩的稳定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某高放核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巷道为研究对象,对岩体质量分级和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准确评价围岩质量是巷道开挖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前提。可拓云模型能够反映评价标准区间的模糊性与随机性且能够很好兼顾评价指标的定性、定量分析。博弈论将改进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进行融合确定本文组合权重。因此,本文采用基于组合权重的可拓云模型对地下实验室巷道围岩进行岩体质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下实验室岩体以Ⅱ级围岩为主,少数为Ⅳ级围岩。(2)根据岩体质量评价结果和Hoek-Brown准则确定岩体力学参数。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在不同围岩质量等级(Ⅱ、Ⅲ、Ⅳ级围岩)下开挖巷道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Ⅱ、Ⅲ级围岩保持稳定;针对Ⅳ级围岩失稳的情况,对巷道围岩采取初期支护,分析初期支护对围岩的影响。另一方面,模拟分析巷道的合理间距和轴线合理方向,模拟结果表明主巷道轴线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夹角为0~30°,主巷道间距在20m左右比较有利。(3)选取巷道附近具有代表性的结构面,采用扩展有限元法分别模拟在不同围岩等级、不同结构面位置、不同结构面倾角、不同裂隙长度和不同结构面内摩擦角的条件下,开挖巷道对围岩的影响以及结构面扩展情况。模拟结果表明结构面扩展长度和位移随着围岩等级的提高而增加,结构面扩展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几乎垂直;在不同位置(拱底、拱腰、拱顶)的结构面中,结构面位于拱腰时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最不利;结构面倾角是影响巷道围岩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结构面倾角(65°、75°、85°)中,倾角为65°的结构面对于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最不利。裂隙大小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是有界限的。假设裂隙为二维矩形面,当裂隙宽度一样时,裂隙长度在4m~8m之间,随着裂隙长度的增加,裂隙长度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越不利,当裂隙长度超过8m后,裂隙长度对巷道围岩的影响基本保持稳定;由于本文考虑的围岩质量较好,因此不同结构面内摩擦角(27°、37°、47°)对于巷道围岩的影响差别不大。上述得到的结论和规律对地下实验室巷道的设计与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能源补充的基础配套设施,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发展。为实现离散分布的充电桩运行状态的集中管理,充电桩管理系统成为建设主流。当前软件故障是影响充电桩运行的主要因素,然而许多充电桩管理系统缺乏软件管理功能,无法提供软件运行过程,无法识别软件故障并复现故障过程,无法实现软件监测与维护,进而影响充电桩正常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主要研究充电桩软件状态监测与远程维护技术。首先,依据可靠
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颗粒暴露在空气中,经光散射或吸收形成烟,是造成排气羽流特征信号的一个因素。排气羽流特征信号导致排气羽流可见度增加,不仅仅影响导弹制导通信的传输,且会增加发射平台暴露的风险,对发射装置具有冲刷作用,产生固体颗粒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为提高推进剂比冲,通常在固体推进剂中添加金属颗粒,推进剂中金属颗粒燃烧产生的金属氧化物是发动机燃烧尾气颗粒的组成之一,此外还有来自包覆层及
城市旅游综合体作为一种新兴的集约化用地开发模式,在全域旅游和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正逐步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而交通系统是支撑城市旅游综合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城市旅游综合体交通系统的发展缺乏规划理论研究和实际工程经验的指导。对交通系统和交通服务体系的研究是把握地区交通发展态势和明确交通发展模式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开展的路网布局规划和交通设施规划设计的方法研究,对于城市旅游综合体交通
针对装配式节点因其材料性能退化及节点连接约束较弱等特点可能导致服役期抗震性能衰减问题,本文选取常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连接节点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及动力往复加载试验等方法对连接节点滞回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及试验研究。基于Park-Ang模型概念,结合变形及耗能等重要参数的退化特征,建立服役期内连接节点抗震性能随龄期衰减的损伤模型。应用SAP2000软件,对某常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工
通过优化骨料分形级配以及钢纤维掺量增强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结构力学性能。开展不同矿物(粉煤灰、石英粉、矿渣)掺料下,对RPC的抗折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水化物相以及微观形貌研究,提出了利用粉煤灰与矿渣等工业废渣制备新型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单一粒径石英砂骨料无法在混凝土内部形成致密的空间结构,利用分形原理设计紧密堆积体,
近年来,道路交通网络体系的迅速发展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之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许多复杂因素引诱交通事故频发,这不仅对生命安全造成了威胁,还对经济造成了损失。能够建立精确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模型,是实现进一步挖掘事故相关风险因素,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的关键,进而促进交通体系的完善。对不同道路交通事故类型,其相关风险因素也有所不同。选取单车碰撞为本文研究的事故类型,利用美国华盛顿州交通署收集的道路交
废水中的合成染料会对人体健康和水生生物造成潜在的危害。由于废水中的染料由于其来源复杂,且其复杂的芳香分子结构不利于生物降解,因此通常不用生物方法来处理水体中的染料。刚果红(CR)和甲基橙(MO)是典型的阴离子染料,广泛应用于纺织业及造纸业。然而,一旦这些染料泄漏到水体中,即使很少的量也会对海洋中的生物和生物量造成影响。因此,寻找高效的处理水体中染料的方法尤为重要。吸附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技术,并
由于袋装物料的装载作业自动化水平较低,特别是在火车的装车作业方面,依然采用的是叉车和人工装载配合的作业模式,工人劳动强度大,装车效率低。因此,本文开展了袋装物料自动装车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以实际项目为背景,采用系统布置设计方法,对袋装物料自动装车系统进行方案设计。根据企业提出的基本诉求,深入项目现场实地调研,找出企业在仓储物流及装车作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该企业的物料特点和物流模式,从系统规划的
采用传统熔化焊焊接铝合金时,焊缝容易出现气孔、裂纹等缺陷,并产生较大残余应力和焊接变形。搅拌摩擦焊是固相连接技术,能够克服铝合金熔焊时产生的典型缺陷,因此对7B52叠层铝合金的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接研究对其在军事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开发静止轴肩搅拌摩擦焊(SSFSW)工具,成功获得12mm及21mm厚7B52叠层铝合金无缺陷SSFSW对接接头。通过分析接头形貌、组织及力学性能,来评
针对目前高氮奥氏体不锈钢CMT电弧增材过程中存在的熔覆过程不稳定、氮损失、氮气孔等问题,本课题基于机器人CMT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四元保护气体对高氮钢增材过程影响,优化高氮钢CMT电弧增材保护气成分配比。首先,进行了CMT熔敷金属增材试验,通过高速摄像观察不同保护气下的熔滴过渡情况,发现高氮钢CMT熔滴过渡过程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于熔滴形成过程中发生爆炸飞溅。通过采集与之相对应的电弧形态与电信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