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以其香高,滋味浓醇鲜爽等品质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目前,乌龙茶主要产于福建、台湾及广东等地[1],近年来安徽、四川、湖南等省也开始生产乌龙茶。安徽茶区,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良。近年来有些地方采用闽南制法生产少量乌龙茶,但乌龙茶加工工艺比较复杂,技术要求高,生产中缺乏加工技术,产品质量不高,未能充分发挥鲜叶原料经济价值。因此,亟需研究适合安徽茶鲜叶特点的乌龙茶加工工艺,为安徽乌龙茶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通过对炒青程度、做形工艺、锅炒工艺以及干燥温度等加工技术进行研究,旨在探索一套适合安徽茶区加工乌龙茶的工艺技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炒青程度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设置3个不同的炒青程度处理,研究不同炒青程度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炒青(失水率36.8%)乌龙茶香精油总量与香气组分数量均最多,TR/TFs比值最低,滋味醇厚,叶底绿亮,感官审评得分最高。2、做形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直接包揉成型;包揉+曲毫炒干机做形;揉捻+包揉及揉捻+包揉+曲毫炒干机做形等四种不同的做形方式,研究不同做形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包揉+锅炒处理的乌龙茶香气组分数量最多,酚氨比比值最高,外观紧结重实,滋味醇厚;以揉捻+包揉处理的乌龙茶香气馥郁,叶底绿亮,此两种做形工艺处理的乌龙茶在综合品质上明显优于其它处理。3、锅炒温度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对同一批包揉叶,分别设置不同锅温炒至含水率10%左右,然后烘干,研究不同锅炒温度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锅炒温度为80℃处理的乌龙茶,香气组分数量最多,TR/TFs比值最低,感官审评茶叶紧结重实,花香略带清香,滋味浓厚,综合品质表现最佳。4、炒板摆幅、摆速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大幅慢摆、大幅快摆、小幅慢摆、小幅快摆四种炒干方式,研究不同摆幅摆速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小幅快摆处理的乌龙茶TR/TFs比值最低,感官审评也表现出外形紧结重实,香气上有微花香,叶底青绿,综合品质最佳。5锅炒投叶量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设置不同的投叶量,用曲毫炒干机做形后烘干,研究不同投叶量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投叶量4.7Kg的处理酚氨比比值最高,外形紧结重实,汤色绿黄尚润,滋味浓醇回甘,叶底青绿尚亮,综合品质优于其他处理。6、干燥温度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取同一批做形后的叶子,分成3份,进行不同温度干燥处理,研究不同干燥温度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中温处理(80℃干燥)的乌龙茶外形紧结重实,汤色黄绿明亮,香气为清香中带乌龙茶香,滋味纯正,综合品质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