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激光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关原子稳定化现象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受激光场的影响,原子的电离通常会与激光强度成正相关,但是当激光强度增加到某一阈值时,其电离几率将不再增加,反而先减小后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原子的稳定化现象。本文利用角动量l依赖的模型势,通过含时伪谱法数值求解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来研究碱金属Li、K、Rb原子的动力学稳定化。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反复求解三维定态Sc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664035); 西北师范大学(NWNU-LKQN-1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和激光器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有关原子稳定化现象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受激光场的影响,原子的电离通常会与激光强度成正相关,但是当激光强度增加到某一阈值时,其电离几率将不再增加,反而先减小后增加,这一现象被称为原子的稳定化现象。本文利用角动量l依赖的模型势,通过含时伪谱法数值求解三维含时薛定谔方程来研究碱金属Li、K、Rb原子的动力学稳定化。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反复求解三维定态Schr?dinger方程确定了碱金属Li、K、Rb原子的模型势参数。为了验证模型势参数的可靠性,将计算所得Li、K、Rb原子的能级值与NIST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能级值与NIST数据库中的数值符合得很好,最大偏差分别为0.15%、0.12%、0.13%。由此可见,本文所确定的碱金属原子的模型势参数非常可靠,为我们后续研究碱金属原子的稳定化奠定了基础。2.基于上述工作,研究了碱金属Li、K、Rb原子在强激光场中的动力学稳定。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强度的增加,不同初态下碱金属原子的电离几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趋势;随着波长的不断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稳定窗口逐渐向激光强度更低的方向移动。通过分析碱金属原子的布居解释了出现稳定的原因,发现随时间的演化,电子在连续态与低激发态之间迅速振荡。此外,研究了Li原子在啁啾激光场中的稳定化,发现其电离几率对啁啾率具有明显的依赖性。
其他文献
本文讨论球外部区域Ω={x∈RN:|x|>R0}上含梯度项的椭圆边值问题径向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其中N≥3,R0>0,K:[R0,∞)→ R-和f:[R0,∞)×R×R+→R连续.在系数函数K(r)=O(1/r2(N-1))(r→+∞)时,运用Leray-Schauder不动点定理、上下解方法与截断函数技巧及Schauder不动点定理获得了该问题径向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本文主要结果如下:1.在非线
本文主要讨论了三角矩阵环上的Gorenstein模及其诱导的粘合.首先,我们描述了n阶下三角矩阵环上的Gorenstein投射(内射)模和Ding投射模,从而得到了n阶下三角矩阵环上模的Gorenstein投射(内射)维数的相关结论.其次,通过构造三角范畴之间的六个三角函子,得到了由Ding投射模诱导的三角范畴的粘合,另外,研究了 2阶三角矩阵环上的level模和绝对clean模,给出了 2阶三角
多元素激光等离子体已广泛应用于示踪元素状态诊断、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等领域。多元素激光等离子体具有比单元素情况更为复杂的辐射和动力学演化过程。目前,受实验瞬态检测条件和理论分析方法的限制,人们对其演化过程中的微观物理过程和演化机制尚不是非常清楚。因此,对于多元素激光等离子体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将有助于人们对其微观演化机制的深入认识和为上述领域的应用提供数据和方法
离子与原子碰撞反应的研究是当前原子物理研究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多体动力学问题,而且还可对等离子体物理、材料改性、天体物理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本论文基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反应显微成像谱仪装置,对2.1ke V/u-8.6 ke V/u能量范围内的N6+离子与He碰撞反应进行了系统测量,获得了单电子俘获和双电子转移过程中的态选择截面和角微分截面,同时研究了6k
近年来低温容性耦合等离子体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尤其是在微电子工业领域,相关技术日渐成熟。容性耦合等离子的放电特性是推动大规模的工业应用的关键因素,而基于放电特性的复杂性,研究清楚各种情况下的放电特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采集发射光谱和PIC/MCC数值模拟两种方法,讨论了在四个驱动频率下随着功率和气压的增加,容性耦合氩等离子体的放电特性。在四个不同频率下(13.56 MHz、40.68 MHz、94
土壤盐渍化是指由于土壤含盐量过高,从而导致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甚至已经有部分土地从耕地变为荒地,严重影响了土地种植以及粮食产量。合理整治土壤盐渍化问题已经刻不容缓,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需要监测盐渍化的整体情况,从而达到统筹规划的目的。无人机技术在获取遥感信息时能够取得快速、方便、快捷的效果,且能够获得大面积的图像,从而实现高效运作,达到有效检测,实时控制,最终能够通过实时监测提出相应的
本学位论文主要讨论了Sobolev型分数阶发展方程非局部问题的可解性与可控性,其中Dtα是α∈(1,2)阶Riemann-Liouville型分数阶导数,A和E是定义在Banach空间上的闭线性算子,u是控制函数,B是有界线性算子.主要工作如下:1.在非紧性测度条件下,运用Sadovskii不动点定理和预解算子理论研究了Sobolev型分数阶发展方程非局部问题(I)mild解的存在性和精确可控性.
基于多组态Dirac-Hartree-Fock方法,精确的计算了中性氧原子亚稳态2p~33s~5S2的线强,跃迁几率,分支比。考虑了最内层电子关联效应(core-core)、内层电子与价层电子(core-价)关联效应和价层电子关联效应,并将Breit相互作用,QED效应作为微扰处理。给出了由剩余电子相关效应评估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core相关效应对精确计算p~3s构型中~3S和~5S的能级分裂有
盐渍化会导致粮食减产、土壤退化、生态脆弱,大大制约了该地区的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及农业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有效反映地物信息。因此可以利用高光谱遥感监测土壤水盐信息,为盐渍化土壤管理提供依据。将解放闸灌域作为研究区。在研究区内,采集盐渍化差异的土样,并得到土样的含水率(SMC)、含盐量(SSC)及主要盐基离子含量(Na+、Mg2+、K+、Ca2+、HCO3-、CO32-、Cl-、SO42-)等数据。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防洪灌溉、粮食红线和饮水保源等安全的确保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对选取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5个小流域,以2016年遥感影像为基础,进行了15m、30m、90m三种不同分辨率土壤侵蚀强度计算,利用多重分形理论构建了高程、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和植被覆盖的多重分形谱,结合地理探测器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坡度、植被覆盖三个因子对土壤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