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目的除指向学生职业资格认证、获得二级乙等及以上普通话等级资格证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之外,还需帮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即懂理论、懂原理、能实践,能够从事幼儿语言教学及语言研究工作。因此,探究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文章主体由以下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归纳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等,并梳理学界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意义。笔者认为,就学前教育而言,普通话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推广要求,培养合格“准教师”;贯彻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全面提升幼儿教师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帮助学生通过普通话等级测试,改善学生的语言面貌。第二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现状调查。以大同市幼儿师范学校和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为调查样本,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等方面对教师教学现状进行梳理与统计,从学习目标、学习策略、学习方式和学习心理等方面对学生学习现状进行梳理与统计;从声母、韵母和声调等方面对学生语音错误类型进行梳理与统计。第三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归纳和总结,教师普通话教学存在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教学不够完善和课后辅导不够丰富等问题。学生的普通话学习近景目标和远景目标有偏差。部分学生仍存在着方言音变异,未完全达到普通话语音标准的现象,语音错误类别明显。教师可针对学生具体的语音错误进行纠正,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部分,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建议和对策。主要从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遵循有效的教学原则、制定严谨的课程方案以及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等4个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普通话教学目标立足于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和学生语言发展需要而制定,并从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两方面阐述;普通话教学原则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教学的特殊性要求,详细介绍了因地制宜,有的放矢;统筹规划、优化结构;讲练结合,科学训练;关爱学生、循序引导等教学原则;普通话课程方案在考虑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设置,其包含学习价值、声母比较及教学、韵母比较及教学、声调比较及教学和普通话等级考试专项指导等部分,同时也对各部分教学专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做了详细介绍;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则从分层教学与合作学习,语音图示、后字引衬与示范-模仿,厘清偏误、进行针对性训练,结合专业特点、进行强化训练等4个方面提供参考建议。第五部分,鼻韵母en和eng、in和ing的发音与训练教学课例设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以前文所列举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指导,设计和展示“鼻韵母en和eng、in和ing的发音与训练教学”教学课例(1个课),以此验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