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课堂是地理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没有课堂行为的变革就没有新课程的实施,就没有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值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的时期,“活动教学”成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高中地理活动教学,究其本质,是以学生外部实践活动为主要标志,学生活动的主动性为根本特征的地理教学形式。它提倡的是思考、探究、实践的方式,与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是一致的。高中地理活动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是对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拓展。本论文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在地理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论证了高中地理活动教学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通过实证研究,深入高中地理课堂,大量收集活动教学案例,了解到在当前地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活动教学开展得较少、不够深化并且流于形式化,课外活动教学开展得极其短缺,并且实际开展的活动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存在着矛盾等主要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揭示出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各种因素,如高中地理学习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活动教学的开展、学校对地理活动教学的支持不够、教师对地理活动教学的认识不够、学生对地理活动教学的兴趣不够以及开展地理活动教学的条件受限制,尤其是课外活动教学的条件不够等,并分别针对课堂活动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学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对于课堂活动教学,应该创造合适的活动教学机会,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学方案,合理选取活动教学内容;对于课外活动教学,应该提高教师地理专业素质,强化学生地理技能,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课外地理活动教学资源共享等。本论文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等方法,通过深入的实证研究,为广大一线高中地理教师正确认识活动教学提供了一条简单可行的标准。本论文既包含着对改变现实地理教学的理想追求,同时也期望为广大教师更科学地开展活动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解除部分教师对活动教学的疑问,从而提升活动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