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以惠农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作为研究内容,以农民争利、基层政权“弱”治理及其互动关系为分析视角,将科层化与乡土性双层逻辑支配下的博弈过程作为本研究的切入点。紧扣国家惠农资源输入乡村后的分配和使用过程,紧紧围绕资源输入背景下“基层政府与农民遵循一种怎样的行为机制”的问题来解答“乡镇政权的运作特性以及农民群众行动的内在逻辑”,从而反思惠农资源下乡之后,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什么样的农民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旨在深化基层政权与农民关系的研究。为此,笔者在秦巴山区的中镇展开了田野式调查和参与式观察,借助中镇当前面临的重点工作任务的一系列相关个案,通过这些个案的发展与解决描绘出惠农资源下乡背景下的官民互动形态,勾勒出当前惠农资源在基层的分配格局,从而揭示乡镇政权的运作逻辑与农民群众的行为逻辑。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问题的缘起,指出研究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回顾既有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发现和经验总结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对有关本研究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指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及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并对文章的研究样本中镇和资料来源做一个简要的解释说明。第二章,博弈的机遇结构:压力型体制与非正式化的乡村社会。以社会背景为依托,从宏观体制到微观背景,借用“压力型体制”、“政府职能转变”、“乡村熟人社会及农民维权”三个概念,分析了农民群众与乡镇政权发生博弈的机遇结构。第三章,博弈实态:惠农背景下的乡土躁动。主要介绍惠农资源输入乡村背景下,乡村行动主体的位置关系及行为惯习,再通过对当前惠农资源下乡以后的乡村行动主体为了获得更多的惠农资源而成为“反对派”、“钉子户”、“维权户”,从而与政府发生博弈的实际案例的描述,试图反映出在惠农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中,乡村行动主体的行为选择和基本逻辑。第四章,博弈方式: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运用。主要介绍在惠农资源输入乡村的背景下乡镇政权的行为惯习,进而借用吴毅教授提出的“擂”和“媒”深度描写在面临着上一章所述的农民群众的行为之后,中镇政权在压力型体制、科层制、非正式化的乡村社会这三元结构中的运作逻辑。第五章,博弈结果:利益整合与权利重构。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指出乡村社会中在科层化与乡土性双重逻辑支配下形成了“能者”多得的惠农资源分配格局;体现了基层政权与农民群众之间“官弱民强”的博弈样态和官民互动关系;并从农民群众和基层政权的视角出发,建议提升农民群众文化素养,使其依照现代规则行事;并确保基层政权在对社会有效渗透的同时完成自身权威的塑造;从而优化整合各主体间的利益,构建基层社会良性互动关系,达到利益共融,推进治理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