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柱非线性变形分解试验及模拟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53670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年来世界各地的几次大地震中,钢筋混凝土柱结构有相当一部分柱发生破坏,其位置大多处于柱端。钢筋混凝土柱是建筑结构中十分重要的构件,它既要承担竖向荷载又要抵抗水平荷载。柱的破坏容易使结构发生整体破坏。因此,对于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非线性变形能力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所取得的结论:①本文对四根钢筋混凝土柱(其中两根柱剪跨比为3,另外两根柱剪跨比为2.1)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察了轴压比、剪跨比等因素对试件非线性变形能力的影响,同时量测了在不同轴压比、剪跨比下试件塑性铰区弯曲变形、剪切变形以及纵筋粘结滑移三部分变形。根据试验结果得到了四个试件顶点力与顶点位移的滞回关系、顶点力与塑性铰区弯曲转角的关系、顶点力与滑移引起的固端转角的关系以及顶点力与剪切角的关系。②本文量测了试件塑性铰区弯曲变形、剪切变形以及纵筋粘结滑移,经过分析得到了三部分变形的比例组成以及对柱顶侧移的贡献比例。其中弯曲变形对柱顶侧移的贡献最大,基本处在50%以上,纵筋粘结滑移对柱顶侧移的贡献次之,处在20%~40%之间,剪切变形对柱顶侧移的贡献最小,对于剪跨比为3的试件而言,剪切变形所占的比例是在10%左右,对于剪跨比为2.1的试件而言,轴压比为0.1时,剪切变形所占的比例在10%~30%之间;轴压比为0.3时,剪切变形所占的比例处于10%以内。③根据高文生给出的滑移材料本构定参方法,本文确定了四根钢筋混凝土柱的滑移本构参数的取值,进而在OpenSees中对所完成的四根钢筋混凝土进行了模拟(考虑纵筋粘结滑移的影响),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试件承载力模拟值与试验值误差多数集中在10%左右,能比较好的反映试件的承载力水平。对于模拟出塑性铰区弯曲转角与试验值对比误差多数处于30%以内,滑移引起的固端转角与试验值对比误差多数处于30%以上。④为了考虑剪切效应的影响,本文在OpenSees中探索性地对两根小剪跨比柱(λ= 2.1)实现了考虑剪切效应的模拟。与不考虑剪切效应相比,考虑剪切效应的试件承载力有所下降,轴压比为0.1的试件承载力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误差在10%以内,而轴压比为0.3的试件承载力与试验结果对比误差在15%左右。
其他文献
普通的消毒剂如氯等,对两虫(隐孢子虫和贾第虫)的灭活效率低,而臭氧对两虫具有良好的灭活效果,因此臭氧化工艺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臭氧在处理含溴的水源时容易产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体正遭受到氮的污染,尤其是各种高浓度氨氮废水的污染。由于高氨氮废水具有来源广泛、对环境的危害大、处理难等特点,因此高浓度氨氮废水的
渗流与强度、变形共同组成岩土工程中的三大问题,但其理论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应用远低于变形与强度。在我国大兴地下工程的背景下,关于渗流的研究应引起足够重视。为进一步完善
大型复杂结构在其服役期间,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以及各种灾害等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必将会导致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对结构损伤进行识别以及正确评价、修复对减
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发生破坏时主要集中在节点以及柱脚等薄弱部位,针对异形柱框架结构节点薄弱的现象,采用聚丙烯纤维进行增强,完成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试验和纤维增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地区下垫面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人工构筑物高度集中,过度集中的生产生活方式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
在环境气候的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老化,出现耐久性降低的问题,如何对耐久性降低的程度和承载力的衰减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是结构耐久性研究
RC(Reinforced Concrete-钢筋混凝土)箱型柱由于其闭合截面的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因而被广泛采用。然而,由于地震作用的随机性与多维性,仅仅对钢筋混凝土箱型柱
目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加固,可以采用多种抗震加固方案。大量研究表明,钢支撑加固作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一种抗震加固方法,能够提高结构在小震下的抗侧刚度,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