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增强LTE系统容量和性能的研究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jiadong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人们对网络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LTE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以势不可当之势被越来越多的移动运营商选择为实施宽带化演进的路径。在各种网络模型中,Peer-to-Peer(P2P)网络模型因能增加数据传输率,降低传输功率,增加网络容量和更好的负载平衡,引起广泛注意。P2P对等网络是非中心化网络,信息的交换不需要通过创建的中心站点,而直接在对等设备间动态地进行信息交换和服务,是一种高效直接的传输方式。虽然LTE系统在系统容量方面有很大提升,但巨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和目前频谱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将P2P技术应用于LTE系统就是针对这一状况,UE终端用户在满足某种条件或一定范围中相互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应用P2P技术后,能节约端到端的无线资源,降低基站和终端的发射功率,减少系统干扰,减少网络延迟等。因此,LTE系统的P2P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良好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结合LTE系统本身的结构和链路特点,开展P2P增强LTE系统容量和性能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首先,给出了在LTE系统中采用了P2P技术的P2P混合网络模型,并对是否进行P2P通话模式的转换条件、混合网络中的P2P通话模式进行了分析讨论。其次,针对这种混合网络模型的特点,给出了混合网络的业务实现,包括具体的P2P通话流程,资源分配及资源释放过程的设计方案并对影响网络容量和性能的几个关键指标做了理论分析。最后,运用NS-2和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混合网络的仿真链路,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网络容量和性能的指标:功率损耗、链路时延、能量损耗、中断概率、误码率及误块率等进了仿真并给出了与一般LTE系统性能的对比仿真图。从仿真结果我们看到,在几个主要的衡量系统容量和性能因素上,采用P2P技术的混合LTE系统的性能都优于一般的LTE系统性能,而且由于P2P分布式网络自身的特点,用户数的增加对其产生的影响明显低于普通的LTE网络模式。
其他文献
随着用户对各种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增加,3GPP提出了长期演进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 LTE)。LTE系统旨在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系统时延,增大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同时降低运
蜂窝小区较之大区制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系统容量,但是在小区边缘,用户受小区间干扰(ICI)严重,使小区间干扰成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固有问题。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基于MIMO技术的
3GPPLTE项目的启动不仅是为了应对WiMAX的市场竞争,更是为了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LTE系统放弃了原来在TD-SCDMA系统中一直使用的CDMA技术,转而采用以OFDM为核心
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在给人类进步和生活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将车辆和道路结合起来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为现代交通管理指明了
LDPC码在采用BP译码算法时有着良好的性能,但由于LDPC码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局限性,在深空通信、战时通信和强干扰通信等恶劣环境中,LDPC码无法直接工作。m序列最早作为纠错码
传统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接收机包括下变频并采样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搜索并捕获视野内的GPS可见卫星、对捕获信号的C/A码和载波进行跟踪、解调出导航数据,以及
近些年来,随着通信网络核心网的不断演进,带宽不断拓展,业务内容、业务种类也不断丰富。网络的发展集中呈现出:宽带化、多媒体化、IP化等趋势。无线通信的网络结构和接入技术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