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油是世界四大优质木本植物食用油之一,是中国南方特有的天然、安全、保健的高品位、高营养价值的优质特色木本食用油,被国际市场誉为“东方橄榄油”。广西是我国油茶的主要产地之一,发展油茶产业对广西油茶产业链条调整、促进我国食用油消费结构升级、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减轻我国对外高端食用油的依赖程度,解决国家的粮油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广西油茶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定性研究,对产业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结合2009年油茶产业种植及加工数据,对广西油茶产业种植及加工进行技术经济评价;运用聚类分析进行划区,探索广西油茶产业布局模式,得到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广西是传统的油茶种植区域,油茶种植与茶油加工业在该区域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与发展潜力,但区域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并不乐观。油茶良种较少、科技含量不高,管理粗放、林分严重老化;茶油加工企业经营规模小,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综合利用率不高等,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第二,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收集的油茶工程造林平均技术经济指标及毛茶油价格测算结果表明:在投资收益率10%前提下每亩油茶林的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均优于主要用材林树种桉树,种植油茶林能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同时产生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以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年产500吨规模的茶籽油深加工项目为例进行茶油深加工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显示:项目内部收益率为51.55%,远大于基准收益率(12%),财务净现值(i=12%)为787.24万元,动态投资回收期为2.4年。同时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很可观。第三,对油茶原料经营模式的选择不该拘泥以某一固定模式,而应该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实现多种模式的合理配置,优化生产原料供应渠道。以柳州、百色、桂林、贺州、钦州为代表的资源型区域,采用订单式经营模式;以梧州、防城港、崇左、河池、来宾为代表的资源市场型区域宜选择林地租赁式及订单式经营模式;以南宁、北海、贵港、玉林为代表的市场型区域可以选择购买油茶籽的油茶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