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译者主体性看翻译的忠实标准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标准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综观中西翻译理论史上有关翻译标准的典型言说,可以清楚地看到忠实的翻译标准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是译论的一贯倡导。然而,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翻译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翻译理论从关注文本之内的语言分析转到了文本之外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研究。各种新的翻译理论的发展给“忠实”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忠实”受到了质疑乃至否定。与此同时,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又得到了极大凸显,译者从奴隶、仆人一跃成为主人、操纵者、原作“来世生命”的创造者,其主体性经历了从被忽视到认可再到过度彰显的过程。“忠实”真的是有些人所说的“幻想症”、“乌托邦”、“神话”,需要“解构”吗?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和“忠实”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对于这些问题,很多学者都做过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选择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论证翻译忠实标准的合理性。“忠实”不仅是由翻译本质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来的,并从翻译理论与实践合理地归纳出来的,而且能够得到一般语言本质和普遍哲学道理的证明。也就是说,“忠实”是翻译本质的规定,因此,我们反对取消“忠实”的偏见。但是,辩证法又要求我们要看到矛盾的另一面:翻译实践的复杂多变,原文、译文所处语言文化的差异性,译者本身的独特性,这决定了百分之百的忠实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必须防止绝对的忠实观。“忠实”永远处于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矛盾统一。译者主体性是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抑制、克服其被动性来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的固有属性。它体现于译者的自主性、目的性和创造性。译者在翻译中都是带有一定的目的的,但不管是什么目的,最终都必然体现在译文文本中,只能靠译文来传达。翻译实践告诉我们,译者的目的可大致分为追求全面忠实和侧重基本内容忠实。然而,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发挥主体性的能力的大小、完成其任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本身的素养,包括其双语能力和百科知识。因此,绝大多数的译者总是不断学习、提高自己,以求译文能全面忠实原文。但是,译者的素养总是受到所处时代的制约,加上语言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译文总是不能与原文完全等同,呈现的是对原文的某种程度的忠实。尽管如此,译者仍然在不断追求“忠实”理想,并不断创造条件实现其能达到的最高程度的忠实。译者主体性的客观存在及发挥再次印证了“忠实”的现实性、理想性和作为翻译标准的永恒性,有力地反击了取消“忠实”的主张。这便正是本论文的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总结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在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期间20例于本院行全胸腔镜肺叶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行围术
“散文是井然有序的文字,诗是巧然成序的绝妙好词。”英国诗人柯勒律治的这句评论充分体现了诗歌作为最重要的文学形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然而,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却说:“诗就
歧义是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义不确定现象。由于歧义这种意义不确定的独特性使得歧义在语言实践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直是语言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歧义现象几乎在语言
丰都县大致位于重庆直辖市的几何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著名的旅游名城。丰都城区方言按《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属于西南官话中的成渝片,根据《四川方言音系》对四川方言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理论和技术的指导,模态试验中所获得的模态数据可靠性低、有效性差,并且试验的周期长、成本高。对结构进行可靠、有效、合理的振动模态试验完全依赖于技术
望城县地处湘中东北部,滨湘江下游两岸,隶属湖南省长沙市,境内方言属湘语长益片,同长沙方言接近。1995年望城县志(伍云姬主编)按内部差异将其分成五小片,即河西腔,以高塘岭、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尤其现代医疗设备的出现可以将传统意义上被判断为死亡的患者维持其生命的基本状态,而且被传统死亡标准判断为死亡的个体重新活过来的案例也比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一直是我国的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帮助农民解决的措施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新农合自2003年试点之后在全国得以迅速推广,
本文主要阐述了同声传译中的一个重要策略:预测策略,试图解释预测在同声传译中的作用及应用。文章以Chernov的可能性预测模型,关联理论,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和由广东外语外贸
额济纳汉简是1999年9月至2002年10月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博物馆、额济纳旗文物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汉代居延遗址中获得的一批西汉末期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