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媒介在艺术空间展示中的视觉表现研究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kling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和人们对审美生活的品味跃升,艺术展览无论是作为文化市场的需求还是审美情趣的重要活动,近些年来日益繁昌起来。在新兴艺术区、展览馆不断涌现,艺术创意,展会创新不断升级,表达形式、蕴藏内容更加丰富,成为当今艺术市场和文化产品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审美视野和鉴赏水平。特别是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由张艺谋指导的中国八分钟,以近乎炫彩和超越的视觉冲击,将视觉艺术创意与现代数字技术融合成了未来一段时空的示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大众对艺术展览认知的提升与艺术展览的蓬勃发展并非协调一致,从未走进艺术展览和艺术创意现场的人依然不占少数,怎样向观众传导艺术本身固有的审美价值,解读线条,色彩,造型和构造的意义,这就需要从事专业的学者和人士为之探索。因为,艺术展览是面向社会、公众展示和开放的,具有传导性,公众性。本文主要研究艺术展览作为视觉艺术交流传播的媒介,是视觉艺术与群众生活近距离接触的一个平台。由于当代艺术中观念意义被强化,往往需要营造开放式的艺术结构,让公众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为作品赋予意义。另外,不少当代艺术作品对社会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批判和反思,以引发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变革。因而对于当代艺术而言,公众的理解与关注比艺术本身的前瞻性更为重要。特别是数字化信息技术作为新兴媒体传播介质,赋予了当代艺术展览中全新的要素。正因为如此,动态媒介在艺术空间展示上的研究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尤其是对比研究中国与国外的动态媒介的运用,我国对于动态媒介这种新媒体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艺术形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国外在色彩的表达方式,色彩的机理逻辑,空间的造型,已经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的元素都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体调查,收集相关案例,研究后得出了动态媒介表现上丰富了视觉表达形式,增加了情感共鸣,提高了传统空间艺术展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发展,催生了新兴艺术的表现手法。
其他文献
1941年1月爆发的皖南事变,是抗战时期国共间发生的一次最严重的冲突。在全民抗战一致对外的大潮流下,国民党政府这一逆行,不仅遭到中共及国内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的齐声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对秦皇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号机组热控电源系统隐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2号机组小修中,通过对热控电源系统的优化完善,热控设备在UPS电源失去时能够保证机组正
针对某电厂供热系统管路停运期间存在腐蚀严重的问题,依据气相和液相保护的机理分析了非供暖期热网管路腐蚀增大的原因,提出了热网管路防腐保护方法、防腐运行操作及注意事项
在概述古代柬埔寨的历史时,作者们显然大都喜欢采用“扶南”、“真腊”这样的中文名称来称呼该国“先吴哥时期”(公元802年以前),而不使用“柬埔寨”或其他的当地名称(更确
乔治·奥威尔的小说《1984》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一个令人窒息、绝望的极权主义社会,而作为一部被公认的反极权主义政治小说,它对小说中体现出来的人性缺失、个人自由的被侵
随着一次能源改革的不断深化,广西桂林电网风电装机总容量也不断地扩大,大量风电接入桂林电网对电力系统控制造成一定的影响。并网限制由大风、低负荷情况引起,这强调了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