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否认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目的是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可否认性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在认证协议、组密钥协议以及加密方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否认的加密是一种加密体制,允许用户(消息的发送者或接收者)否认在加密过程中所使用的真实参数,而给出一个假的参数,但是,强迫攻击者不能觉察出这种欺骗。可否认的认证协议能够使得接收者确定给定消息的来源,但是不能向第三方证明发送者的身份。在组播安全问题中,组密钥协议是关注热点,可否认的组密钥协议能够抵抗内部攻击者的恶意攻击。关于可否认性,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分析了Maged Hamada Ibrahim等人提出的可否认加密方案,指出了这些方案是不实用的,基于二次剩余问题,使用一个可信第三方,提出了一个方案,实现了发送者和接收者都可否认的加密,可以对多比特消息加密,并且证明是语义安全的。该方案是实用的。(2)介绍了Bin Wang等人提出的基于指定验证者签名的非交互的可否认认证协议,分析了这个协议的非交互性、安全性、可否认性、效率等,指出了协议具有强的可否认性,但不是绝对的可否认性。基于ID的密钥分享系统,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方案,示证者使用分享的密钥K PV对消息M加密生成验证码Authen,验证者使用分享的密钥也生成验证码,然后进行验证。因为验证者具有构建消息验证码的能力,尽管示证者向指定的验证者证明了消息的来源,但是他仍然可以在第三方面前否认他参与了通信。这样,协议达到了绝对的可否认性。KVP(3)分析了组播的安全问题以及组密钥协议的安全需求,介绍了Jens-Matthias Bohli等人提出的基于Schnorr签名的可否认组密钥协议,分析了协议的可否认性和安全性。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建议,通过基于身份的密码技术,使协议能够达到更高层次的可否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