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音、词汇和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是语言的最活跃的因素,对社会生活的变化最敏感。社会中出现了新事物、新观念,就立刻有相应的新词语产生;旧事物、旧观念一旦消失,反映它的词语一般都会隐退下来;而为适应社会的变化和交际的需要,一些在一种语言中久已废弃不用的词语又可能重新被启用。 社会生活的激变,往往会引起语言诸要素的相应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大量反映这些新事物,新现象的新词语也随之产生。另外,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和联系的日益频繁和密切,新事物、新观念不断涌入中国,大量外来词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汉语词汇。概括起来,汉语新词语产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一、创造新词语;二、赋旧词以新义;三、吸收外来词;四、采用方言词语;五、启用原来被废弃的词语。 汉语中的新词语忠实地反映了我国二十多年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对外交往中,把这些新词语翻译成准确地道的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这些汉语新词语,外国读者可以了解中国所发生的变化,了解到今天真正的中国。但是,纵观国内译界,汉语新词新语的英译并没有引起翻译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关于汉语新词语翻译的论文和专著寥寥无几。本论文从跨文化的角度,对汉语新词语的英译的方法和原则进行了探讨。论文通过对大量新词语译例的分析,归纳出新词语英译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一、直译:即在不改变汉语新词语的形象或比喻的基础上,将它的意义翻译出来的一种方法。直译保留了汉语新词语的形象或比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有利于将中国文化介绍给英语读者。 二、直译加注:即在将汉语新词语直译后再加上适当注释性文字,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汉语新词。 三、意译:即在无法保留原汉语新词语的形象或比喻时,将原文的内涵意义和文化 意义臼译出来的一种方法。意译是汉语新词语翻译中最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四、释义法:即用解释性的语言将汉语新词语的内涵意义描译出来。 五、替代法:即用英语中与汉语新词语意义相同或比较接近的词语来翻译汉语新词。 替代法可使译文通顺地道。 在翻译汉语新词语的过程中,无论译者采用哪一种方法,都要以“信”、“达”、“切” 为标准,尽力表达出原文的意义和风格。“信”即在正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把原文的意义 忠实再现到译文中;“达”是指译文要象原文一样达意、流畅和易伎“切”是指译文的风 格要切合原文的风格,原文“雅”则译文“雅”,原文“俗”则译文“俗”. 成功的口译来自对原文的正确理解。在汉语新词语曰译中,语境是正确理解新词的内 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一个重要因素。译者应在充分理解新词语的意义后,根据具体的语境, 做出准确的佰译。 回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而且涉及两种文化之间的转换。语言是文化的必 不可少的一部分,语言反映文化,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在汉语新词英译过程中,汉 英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 成中式英 语(0咖吵价)的根本原因。中式英语是违反英语的语言规则的,是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障 留.而中国英语(口讪凹&以蛐)是英语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能有效地表达中国特 有的事物和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