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社会处于传统向现代、从农业向工业、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型期。而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基于传统文化惯性,农民日常生产生活与乡村社会秩序运行依然带着浓郁的乡土本色。在依靠传统秩序规范约束的旧时乡村,社会总体平稳和谐,农民在血缘地缘纽带的联系下相互信赖,互为依存。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生活水平地提高、城镇化进程地加快,也让乡村社会受外界影响不断加深,造成了社会结构地分化与重组。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农民法治理念的提升,以及乡村现代法文化建设的加快。但目前乡村法文化建设的困境依旧凸显,比如某些法律条文的硬性规定看似合理,却有脱离乡村实际的嫌疑,被群众抵制,执行乏力;行政权力过度介入乡村社会发展,破坏了乡村法文化自我生长规律;农村社会结构演化不充分阻碍了民主法治的发展;乡村法制教育持续多年,但缺乏体制机制保障和方式固化;当前农民群体的法律意识依旧薄弱,不符合法文化建设要求。因此,在厘清现代法律和农民传统法文化信仰冲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两者各自的价值表达,深刻认识当前乡村法文化建设困境的本质,提出在以确立弘扬制度法文化为导向,以提升广大农民对法律的认同为重点,以及努力呵护乡村法文化建设环境等方面着手,探寻乡村法文化建设的合理路径,以期指导我们结合国家法和民间规则处理乡村事务,维护农民权益,培植农民法律信仰,有效建设乡村法文化,让依法治国在乡村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