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phor in Morrison's Paradise——莫里森小说《天堂》的隐喻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学者对于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关于隐喻研究的成果也比较多见。在西方,以兰考夫和约翰逊的研究最具有代表性。1980年,两人合著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使得隐喻研究进入认知语言学研究范畴,成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中国一些学者如林书武、束定芳、李福印等也对隐喻有很深入的总结和探索。认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是人类认知世界、理解世界的媒介。与人类生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密切相关的基本概念系统本质上都是隐喻性的。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概念隐喻理论也被应用到多个领域,如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以及文学作品解读等等。在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中,隐喻被有效地运用,凸现了小说的主题。莫里森是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同时也将二十世纪的黑人文学推向了又一个高度。小说《天堂》是莫里森获得诺贝尔奖以后的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问世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小说蕴含深刻的主题,指出了隔绝、封闭不是黑人的出路,融合才是其发展之路。小说《天堂》讲述了鲁比镇,一个纯黑社区和附近一所女修道院的故事。小说中,莫里森通过对黑人小镇鲁比的建立及其衰变的描写,展示了丰富的主题思想,美国黑人的命运和斗争得以深刻的描写和刻画。莫里森同时提醒人们须关注历史种族主义遗留下来的深远影响。本研究认为,也正是这种影响导致了黑人的孤立和封闭的性格,导致了黑人内部的分化和争斗。小镇鲁比的建立体现了黑人对白人以及浅肤色黑人的仇恨。小说抨击了种族分离现象,同时也指出种族的融合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鲁比镇并不是少数人的天堂,而应该是超越种族和性别界限的人们的共享地。   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来解读小说《天堂》的主题和内涵。文章指出,小说的标题“天堂”包含两个隐喻,即分离与融合。隐喻在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文化传递功能、主题构建功能和语篇连贯功能有效地表达了小说的主题。文章认为,通过隐喻,小说表达了一个寓意深刻地主题,那就是通过隔绝、排他的方式建立的梦想中的乌托邦乐园是不切实际的,黑人群体只有通过自身的融合和与外部世界的融合才能找到一条充满希望之路,一个真正的天堂。国内从概念隐喻角度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对《天堂》的研究尚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从这个角度出发,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做些铺垫。
其他文献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以语言变迁和语言接触理论为重点,研究回族语言的特点。回族以汉语为母语,但是回族使用的汉语又具有鲜明的特点。因此,可以把回族汉语看做汉语的一种
前景化(foregrounding)是文体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从语言层面和非语言层面对《赫索格》中前景化理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是围绕前景化的两种形态-偏离和超常规-展
期刊
在美国,婚礼当天很流行拍摄一组新娘的性感写真,以最大的尺度记录下最美的回忆,它常常作为新娘送给新郎的特殊礼物,具有浪漫的纪念意义。和老公一起拍性感写真很多新娘都希望
使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制备FeAlCrNi/Cr3C2复合涂层,采用Philips Quant 200扫描电镜、德国D8 Advance X射线衍射仪、日立H800扫描电镜、GM/CS-MS高温冲蚀磨损试验装置,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