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江苏省的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作物的比重偏高,经济作物的比重偏低。从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的关系来看,农业生产长期处于种养分离的状态,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相脱节,形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从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等角度分析研究,本文是从氮素循环利用视角研究江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本文首先阐述目前江苏省农业发展概况以及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其次,基于土壤养分平衡理论测算了土壤养分中过剩氮的含量,以及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返田的数量占农田氮素施肥总量的比例;再次,利用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量及警报值这两个量化指标来实证分析目前江苏省畜禽粪便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后,以农业纯收益最大化、土壤氮素平衡为目标函数,以耕地资源和畜禽粪便猪粪当量负荷量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约束模型,从若干多目标优化方案(非劣解)中选择两种方案作为最优解。
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江苏省化肥投入总量过大,南通、常州等地区土壤中过剩氮的含量较大,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返田的数量占农田氮素施肥总量的比例较低;(2)减少化肥转化率和经济效益都较低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如小麦、玉米和棉花;增加秸秆产生量较大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种植面积,应将秸秆作为畜禽饲料;增加大豆、花生、油菜籽和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目前扬州、徐州、镇江等地区的畜禽养殖规模并没有超过耕地负荷量,若能将畜禽粪便经过无公害化处理后全部返田,则畜禽养殖规模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可以增加猪、牛、羊的养殖数量,可以适当减少家禽的养殖数量。
本文的政策建议:(1)政府以增加财政支出的形式,鼓励发展农业循环经济;(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3)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高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