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女勇士》中的女性成长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SSQWYS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是华裔作家汤亭亭于1976年发表的第一部小说,这本书以“非小说”身份获得了当年的“美国图书评论界奖”。汤亭亭笔下的《女勇士》通过五个不同的故事对女性成长进行解读,行文风格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成长小说。其以全新的视角阐释了女性成长历程—摆脱封建父权制的各种束缚,获得经济独立、突破精神依托、赢得人格自由,并最终完成女性心理自我超越。本文以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为研究对象,从女性成长角度出发讲述了作为少数族裔,特别是华裔女性,如何在充满歧视的环境中寻找自我,以及个人成长中的困惑与思考。小说由五个经典小故事组成,作者分别对华裔女性成长的艰苦历程及身份认识的五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描述。小说真实地再现了一位华裔女性,身处于性别和种族双重歧视下,通过艰难地寻求女性价值和文化身份,最终成长为一个关注自我、具有现代意识女性的过程。同时,女主人公张扬了一种坚韧不拔的人格理想——只要坚定信念,小人物在历经磨砺之后,也会得到生活的眷顾,最终成为生活中真正的勇士。本论文共分六章。依次分别为引言,文献综述,成长小说的理论框架和成长小说在文本中应用和本文的结论。本论文试图用女性成长理论来分析文本,以此论证《女勇士》是典型的女性成长小说。第一章是引言,对汤亭亭生平和文学成就及《女勇士》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汤亭亭的研究动态及成长小说的研究现状和华裔文学的研究意义。第三章详解成长小说这一概念。首先介绍了传统成长小说的定义及美国成长小说的文化表达,其次阐述了什么是女性成长小说及族裔女性对成长的叙述,以此来验证《女勇士》是典型的成长小说。第四章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女勇士》中女性成长的意识。用虚构的幻想阐释女主人公的理想和积极生活态度,描写了边缘女孩在两种文化,两个世界中的困惑、无奈与挣扎的历程、生活状态及觉醒意识。从女主人公不断的思索寻找,努力抗争,到最终打破沉默唱出自己的歌,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取得了彻底的解放,成长为真正的女勇士。第五章重点归纳并提炼作品中女性成长的过程。女性成长的过程从最初的反叛到与两性和两种文化的妥协,最后通过母女之间的认同达到两种文化最终的融合。本章节反映了美国华裔女性所遭受的性别压迫与种族歧视。因此,她担负着反对性别歧视与种族偏见的双重责任,但这种反抗又不能过于激进,她需要调和并促使两种性别以及两种文化最终走上和谐之路。结论部分指出,被“两个世界”双重边缘化的汤亭亭只能在两性和两种文化之间充当协调者。通过对走出身份困境、以寻求自我这一问题的冷静思索,把《女勇士》作为一部典型的女性成长小说研究,使我们对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女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本论文从独特的视角审视女性成长的主题,汤亭亭的作品时时反映出女性成长的追求,即对女性独立和女性尊严的不懈追求。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女勇士》是女性成长小说的一部代表作。从《女勇士》中,我们看到了女性的成长过程,也看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更看到了女性为追求自我价值所做的抗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24h尿蛋白测定情况。方法:对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24h尿蛋白测定。结果: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24h尿蛋白定量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表明2
作为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城市商业银行在夹缝中生存,在创新中求突破,在深化改革进行之中努力探索发展道路,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规模扩张的必要道路,并且积极寻求业务创新领
<正>迈克尔·约瑟夫·杰克逊,一个响彻全球的名字,这位流行乐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舞蹈家和慈善家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周年了。时间的流逝并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既是优化当代青年素质构成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大学生法治意识不强,法律素养不高。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法治
分析了研究生创新能力所存在的问题,并从改革完善相关制度、优化课程体系,更新课程内容、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高创新能力
近年来由于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我们必须重视和加强公路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公路使用质
随着城市用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城郊结合部日益成为各类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问题的聚集地,特别是违法占地建房问题的凸显。因此,主要针对城郊结合部违法占地建房问
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问题,对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我国古代艺术构思中静虚、神思、感兴和物化等问题,展示出艺术创作构思理论的博大精深,深刻揭示艺术构思过
生活中很多人都以身体流汗的状况,来决定水分补充的多少,而且,大众传播媒体中,有关运动与水分补充的广告内容(运动饮料、含钙饮料、维生素饮料等),也会影响到一般大众的水分
我国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中,一大特色就是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将“解决问题”列为数学教育的四大目标之一。基于新课改理念,编者们以”解决问题“代替传统的应用题,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