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反抗物质文明,高扬人文精神的视角切入,分前后两个时期论析徐志摩的美学追求。
前期,在罗素等人的思想影响下,徐志摩对科学的态度由推崇转而为批判,最终放弃了在政治经济界有所作为的初衷,走上了浪漫主义的人文之路。他的自然观和艺术观都体现了倡导人文精神这一反现代性的审美内质。“自然”,是包括了人本能意识的精神栖息之所,是自由的象征,徐志摩在“自然”中寻找本真的人性;艺术的本质是先验的超越精神的自然流露,感情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质素,徐志摩追求的是艺术审美本质的纯正。
后期,徐志摩受到同样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的新人文主义的影响,逐渐表现出对古典主义美学观念的认同,从而强调理性的节制精神。但在向古典主义嬗变的过程中,徐志摩并没有完全脱离浪漫主义,而是走向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融合,他的“内在音节”的格律观就是这种融合下最卓著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