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嘉陵江(凤县段)硅藻多样性的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1209WT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陵江为长江八大支流之一,流量大、流域面积广,且流域内自然资源丰富。针对嘉陵江流域内浮游生物有较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区,嘉陵江(风县段)的硅藻资源研究尚为空白。  本文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形态鉴定的方法对嘉陵江(凤县段)硅藻进行鉴定,并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共鉴定出硅藻73个分类单元,其中67个分类单元隶属于7科17属,准确鉴定出硅藻34种14变种,尚有25种未完成种水平鉴定。通过高通量测序方法共鉴定出硅藻109个分类单元,准确鉴定出硅藻7科20属19种。  两种方法在科水平上的鉴定结果保持一致,均包含7科:圆筛藻科、脆杆藻科、曲壳藻科、异极藻科、桥弯藻科、舟形藻科和菱形藻科。在属水平上,两者的共有属包括直链藻属、等片藻属、内丝藻属、舟形藻属和菱形藻属等共11属。共有种包括5种:变异直链藻、梅尼小环藻、肘状针杆藻、近缘桥弯藻和瞳孔舟形藻。形态鉴定结果中除共有属外还有6个属,其中桥弯藻科和舟形藻科各2个,圆筛藻科和曲壳藻科各1个。而高通量测序方法除共有属外还有9个属,舟形藻科多达4个。在种水平上的鉴定结果差异较大,除共有种外,高通量测序结果中包含14种,形态鉴定结果中包括43种。比较两种鉴定方法发现高通量测序技术适合属水平的鉴定,而形态鉴定在种水平的准确鉴定上具有优势。  根据形态鉴定结果对嘉陵江(风县段)三个采样点A5、B2、C11的硅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从A5到C11,硅藻的优势种数目、硅藻种类和硅藻密度均呈增加趋势。参考水质指示生物表对三个水样进行评价,推测样品A5接近α-中污水平,而B2和C11样品接近β-中污水平,Margalaef指数的结果与指示生物法结果相似,3个样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硅藻属指数显示样品A5水质最好,Shannon-Weaver和Simpson指数显示3个样品均处于寡污带。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国家标准仪器和部分自制仪器,对织物的热湿传递性能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服装热湿传递的基本规律,并建立了织物热湿传递的模型。 自行织造了不同经纬密度的涤棉织物,对其
由于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因子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农作物种植的重要因素,提高农作物本身的抗逆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水稻的变种,旱稻在某些逆境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因此优化旱稻性状也越来越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本课题是对前期获得的转小立碗藓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家族LEA_3亚家族样蛋白基因(Gene ID:112289949,将该基因命名为LEA8981)的旱稻转基因株系后代进行筛选和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学位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及应变率成像技术对高海拔缺氧的西藏地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在接受导管微创介入治疗前后,对其左、右心室心肌收缩功能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了解高原低氧环境下动脉
本论文以苯并咪唑并苯并异喹啉酮-12-羧酸为母体,通过在C-12位上引入不同的络合基团合成了八种荧光探针,分别为N-[2-(二甲基氨基)乙基]苯并咪唑并苯并异喹啉酮-12-羧酸酰胺(L1),N,N,N-三甲基-[2-(苯并咪唑并苯并异喹啉酮-12-羧酸酰胺基)乙基]溴化铵(L2),N-(4-甲基哌嗪)苯并咪唑并苯并异喹啉酮-12-羧酸酰胺(L3),N,N-二甲基-[2-(苯并咪唑并苯并异喹啉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