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搞清森林旅游对植物和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把旅游作为一种干扰活动,研究了河北省兴隆县境内的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景区内在旅游干扰下游径沿线植物、节肢动物多样性水平变化规律,运用聚类分析、方差分析探索了旅游对自然保护区旅游景区内游径沿线植物、节肢动物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以及影响特点;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旅游对植物和对节肢动物影响的生态交互效应,并用逐步回归分析揭示了游客践踏对游径沿线植物、节肢动物的影响机制;同时研究了旅游对保护区农田果树林枝干上节肢动物、落叶松林土壤动物和亚高山草甸蝶类多样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如下: 旅游对林间植物和对节肢动物的影响机制不同,影响方式各异,造成二者的多样性水平变化规律各具自己的特点。 在旅游对植物和节肢动物影响的诸多方式中,游客对植被的践踏是对植物、节肢动物影响的主要方式之一,游客对植被的践踏与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显著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 g=0.399+0.568H′_Z-0.754E_Z-0.915E_J+0.287de_J。 旅游对林间植物和节肢动物的影响范围不同。在旅游的干扰作用下,沿林间游径垂直方向,在距游径2m范围内植物所受影响严重,而在距游径3m处植物物种多样性有明显增加的现象,3m以上范围植物受旅游的影响逐渐减小;旅游对节肢动物的影响范围通常在3m之内,距游径1m范围内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可维持在最高水平,距游径3m以上,对节肢动物的影响逐渐减小。 旅游对宾馆周围林间植物、节肢动物的影响特点不同。旅游对林间植物的影响距离游径1m~4m之间严重,对1m以内和4m以上范围的植物影响较轻;对节肢动物的影响在距游径4m的范围内严重,对游径4m以上范围林中的节肢动物影响较轻。节肢动物受旅游干扰的影响程度滞后于旅游对植物的影响程度。 旅游开发对林木枝干上节肢动物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强度都大于正常农林生产对其的影响;旅游对林木枝干上节肢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优势度和均匀度影响不明显,在严重的干扰下,旅游只对林木枝干上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有显著的影响。 游客对植被的践踏对土壤动物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的影响显著;对土壤动物的影响范围沿垂直游径方向通常在3m左右,沿垂直地表方向在10cm之内,沿垂直游径和地表方向,旅游对土壤动物的影响逐渐减弱。 旅游对高山草甸的小型蝶类有影响,其种类、数量在旅游的影响下减少;对中、大型蝶类的影响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