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十五"期间863课题"高级催化还原技术与设备"的研究成果拓展到自然水体污染治理中的相关课题之一,本论文通过试验研究,在铁内电解法的水体除磷效果与原理方面进行了初探。本文首先研究了铁内电解法的水体除磷效果,结果表明,加入铁刨花后,在23天的实验周期内,水体总磷的浓度由0.57mg/L降至0.23mg/L,最低时降至0.16mg/L,而对照组实验的总磷浓度并没有降低;加铁后,水体pH值仅降低0.23个单位,并不会对水体的pH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水体底泥的磷形态,发现加入铁刨花的反应器底泥中铁磷的含量增加,而对照实验底泥铁磷有所减少;对于底泥全磷而言,两反应器均有减小,但加铁实验要比对照实验低34%。这说明,铁刨花的加入不仅降低了水体磷的浓度,还能防止或减弱底泥磷向水体中的释放从而加大对磷的吸附负荷。同时发现,加入铁刨花还能加强酸性条件下底泥固磷的能力,减弱碱性条件下底泥释磷的强度。接着,采用XRD分析了铁内电解法除磷反应过程中铁刨花表面氧化物,发现其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多种金属氧化物,而其中的铁氧化物包含有2FeOOH(针铁矿)、无定形水合铁氧化物。在对这三种水合铁氧化物的吸附除磷实验中发现,在外界环境因子不变的情况下,水合铁氧化物能够对酸碱溶液形成一个有效的pH缓冲,在酸性条件下的吸附速率与效率均要高于碱性条件,并通过试验验证了除磷作用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FePO4沉淀所占的比例很小或者不存在。最后,研究了铁离子藻类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铁离子的加入对于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究竟是促进还是抑制,与铁离子浓度有一定相关,但铁离子的加入对水样pH环境所带来的改变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藻类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