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学是传统密码学和量子力学相结合的产物,为信息的安全传输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不同于以数学问题为基础的传统密码体制,量子密码学的安全性是由海森堡测不准原理以及单量子不可克隆定理来保证的。量子密码学不仅具有可证明的安全性,而且具有窃听者存在的可检测性,这是其他密码体制所不具备的特性,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和研究量子密码通信中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秘密共享、量子受控传输以及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方面的一些问题,本文所做的工作如下:第一,提出了一个基于欧洲Secoqc QKD网络结构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基于纠缠交换,并采用随机空间量子信道选择,提高了安全性。特点有:适用于网状网络,使用较少的量子资源,并且只需要少量的比特检测是否有Eve窃听。第二,提出了一个基于纠缠交换和随机EPR选择的多方量子共享协议。发送方可以随机选择EPR对进行Bell基测量,这样可以提高方案的安全性,此外,还采用差分编码来获得较高的效率,并且该过程需要的量子资源较少。第三,提出了一种基于Bell态纠缠变换的远程受控传输多qudit量子态的机制。其控制参数通过最大纠缠d维EPR对的纠缠变换得到。该方案是高维受控传输协议,具有更高的编码容量和更好的安全性。第四,提出了一个基于GHZ受控传输的高维多方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采用随机选择Z基或X基测量,以及插入诱骗光子的方法保证了量子信道安全性,通过d维Bell基测量和对应的Z基或X基测量实现秘密信息的安全通信。第五,提出了一种EPR与GHZ相结合的非纠缠信道下传输W态的方案。GHZ态不仅作为控制参数,而且还作为量子信道。成功传输的总概率只与信道条件有关,而与控制方的个数无关。并将其扩展到混合信道下对任意n-qubit的量子受控传输。第六,提出了采用非最大纠缠d维GHZ作为量子信道时受控传输n-qudit态的一个通用方案。以传输成功率小于1的代价实现保真度为1传输任意n-qudit态。给出了传输成功率的表达式,它取决于量子信道和广义Bell基的匹配程度,还给出了用来恢复原始状态的幺正操作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将本方案扩展到EPR和GHZ混合信道,进一步减少了量子资源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