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费用作为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是审计研究的重要对象。2001年证券监管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披露审计费用的相关规定,由此开启了学者们对审计费用的研究之路,至今已有十年的历程。在这期间,专家学者们从各个角度对审计费用进行实证研究。另外,随着《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内部控制审计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内部控制审计为切入点,对在自愿进行内控审计时期,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本文按照客户特征、事务所特征、契约特征这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审计费用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与评价。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研究成果的梳理和评价分析,为后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奠定基础。其次,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分析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理论分析说明: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会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上市公司是否连续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以及执行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同样会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再次,用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三个假设,并通过收集整理2008年和2009年相关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进行检验。检验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连续内部控制审计与审计费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外部监管者这3个层面,就与三方都密切相关的审计费用和内部控制审计相关信息披露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披露机制,提高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素质、审计风险意识以及保持审计独立性建立严格的工作质量标准和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控制审计相关信息的披露以及加大对审计市场的监管力度,从而使得2012年即将在上市公司全面开展的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更有效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