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低频暂态过电压逆向求解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ed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作为电力系统中已经大规模应用的电压感知设备,在低频电磁暂态过电压激励下可能出现铁心饱和,导致二次侧响应电压波形畸变,引起测量误差激增。通过精准表征PT端口电压传输特性,研究PT“低频过电压激励-响应”逆问题的求解方法,是实现低频暂态过电压准确感知的重要手段。目前,基于PT的暂态电压感知研究主要针对雷电过电压,尚未实现低频暂态电压的准确求解,其原因在于目前PT低频模型建模方法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变压器类设备仿真计算中应用最为广泛的T模型为端口等价模型,难以精确表征PT深度饱和条件下的传输特性。电磁对偶π模型物理意义明确,但难以提取其铁心非线性励磁参数。此外,尚未有适用于PT低频暂态过电压求解的离散数值方法。本文基于PT拓扑结构,提出具有明确物理意义的电磁对偶π模型,通过试验提取PT绕组与铁心参数实现其深度饱和特性的精确表征,构建PT正向电路模型;基于PT正向电路模型,构建端口电压逆向求解数学模型,并提出含高度非线性元件的离散状态量数值计算方法,实现了PT低频暂态过电压的准确求解;基于真型PT励磁涌流试验与仿真对比,验证正向电路模型的准确性;通过搭建PT低频过电压试验与仿真平台,验证PT端口电压逆向求解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所提出PT低频暂态过电压逆向求解方法,提高了PT电磁暂态电压的感知水平,且该方法不需要新增任何一次设备,为电力系统低频电磁暂态电压准确获取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基于PT拓扑结构与电磁对偶原理推导得到了计及铁心深度饱和特性的PT正向电路模型,采用两条励磁支路表征端口励磁特性;提出了正向电路模型中绕组参数与铁心参数的提取方法,基于交-直流耦合电源搭建铁心深度饱和特性测试平台,实现了PT铁心深度饱和特性的准确测量;通过求解PT非深度饱和段与深度饱和段励磁曲线,实现了铁心励磁特性精准表征,完成了PT正向电路模型参数提取,为端口暂态电压逆向求解提供了模型基础。(2)其次,基于计及深度饱和特性的PT正向电路模型,根据其端口电压传输特性构建了PT端口电压逆向求解数学模型,并提出含高度非线性元件的暂态电压逆向求解算法;构建PT端口电压逆向求解算法的离散形式并进行求解,基于Adams-Bashforth算法进行离散数值计算的误差抑制,实现了PT端口暂态电压的逆向求解;基于真型PT进行参数提取,搭建ATP-EMTP工频过电压仿真平台,仿真PT负载为0 VA(空载),5 VA,15 VA(额定负载)条件下的端口电压传输特性,暂态电压逆向求解误差最大为2.26%,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3)最后,搭建PT励磁涌流试验平台与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通过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正向电路模型在PT深度饱和条件下的计算精度;基于真型PT搭建低频电磁暂态过电压试验平台,获取在不同电压幅值的谐振过电压激励下的PT端口电压实测波形,基于PT二次电压逆向求解一次电压波形,暂态电压求解最大误差由65.6%降低至9.14%,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准确性;此外,基于三台同一型号的PT进行参数提取与暂态电压求解,针对本文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与通用性进行评价。
其他文献
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腐生真菌,其最重要的危害是产生一种剧毒和强致癌性的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Aflatoxin)。黄曲霉及其毒素可污染粮食、食品以及饲料等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食品安全问题。黄曲霉生长发育、环境胁迫应答和黄曲霉毒素产生的过程受到很多调控因子的控制。但是,黄曲霉中的大量的调控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以黄曲霉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信息学
自毒作用是造成甜瓜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肉桂酸(Cinnamic acid,CA)是甜瓜自毒物质的主要组分,会对植株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不良影响,如抑制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加剧活性氧的累积等。褪黑素(Melatonin,MT)在缓解植物非生物胁迫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甜瓜品种“新银辉”为研究材料,通过在CA模拟甜瓜自毒胁迫条件下添加MT,分析MT缓解甜瓜自毒胁迫胁的效果及其发生机制,主要研究结果
土壤盐碱化严重抑制农林作物的生长,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对林木进行遗传改良或对良种进行高效繁殖是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可以有效促进盐碱地的使用。盐生植物具有复杂的耐盐调控网络,被广泛用作植物耐盐机理探究和农林作物耐盐改良的重要材料。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作为典型的盐生植物,可以耐高盐胁迫,同时作为林草类植物,互花米草的入侵严重影响了海岸带
自然界存在包括细菌、真菌、卵菌、病毒等在内的多种病原,它们在进化中形成了多种致病机制,可干扰植物的正常生长,对植物造成严重的伤害。为抵御病原菌的侵染,植物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先天免疫系统,主要依赖两个层次的防御反应: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发的免疫反应(PTI)和效应蛋白诱发的免疫反应(ETI)。在这两类防御反应中,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腺苷二磷酸核糖化(ADP-ribosyaltion)修
小菜蛾是世界上危害十字花科植物最严重的迁飞害虫之一。肠道微生物在昆虫营养、生理和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前期研究肠道微生物多样性主要是基于16S rDNA的测序分析,但是该方法并不能区分肠道微生物中细菌的存活状态。细菌16S rc DNA可以衡量微生物的相对活性,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状态和功能。为全面评价小菜蛾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变化,特别是在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以及不同生理状态下的活性微生物组成,本
随着微波光子技术的提出与迅速发展,使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光纤传感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利用光电振荡器与光纤传感技术组成的光纤传感系统,不仅拥有光纤传感技术体积小、质量轻、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好等优点,还具有光电振荡器精度高和解调速率快等优势,使得光纤传感技术在灵敏度和解调速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实际应用领域也更加广泛和成熟。因此,本文利用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光纤传感技术对痕量重金属离子
齿轮传动是最重要的一种机械传动形式之一,其依靠齿轮轮齿之间的相互推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是装备制造业和国防工业中极其重要的关键基础件。伴随小模数齿轮在智能家居、精密机械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小模数齿轮传动提出了低噪声、高承载能力等更高的性能要求。因此,开展新型小模数齿轮的啮合理论、设计、制造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线面对构齿轮是一种基于线面啮合理论提出的新型齿轮传动形式,目前已成功应用在航天领
相比电池,超级电容器可满足设备对大电流、高循环稳定性和大功率的需求,并其可以在较重负载的系统中实现能量回收;相比传统电容器其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等优势而得以快速发展。硫化镍作为电极材料时具有原子层状结构、多晶型、丰富的氧化还原活性位点、理论容量高等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比电容却远低于理论值并且循环性能需进一步提高。本论文首先通过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合成三种羟基卤化镍。随后以三种羟基卤化镍
镁合金作为密度最小的结构金属材料,比强度高于钢铁材料、铝合金这些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但是绝对强度较低、塑性较差等缺点限制了镁合金的大范围使用。本课题通过成分设计并结合热处理和变形等手段以提高镁合金综合力学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技术、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技术、X射线能谱分析和拉伸试验等方法对合金进行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添加2 wt.%Zn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北京市人口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流动人口数量逐渐增加,1978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已有21.8万人,在2000年增加到256.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8.8%,年均增长速度18.4%,之后流动人口数量继续增加,于2015年达到最高值825.3万人,占北京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也增加到38.0%,流动人口逐渐成为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