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但其病因仍不明确。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其中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即腹腔内脂肪增多)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据美国糖尿病协会报告,在中、重度肥胖者中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分别是正常体重者的2.5和10倍;肥胖持续的时间越长,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就越大。
已经发现在脂肪组织具有完整的RAS系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的发生过程中伴有RAS系统的过度激活。研究证实AngⅡ的作用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成熟,无法分化成熟的脂肪细胞发生肥大。
肥大的脂肪细胞是肥胖的特征,脂肪组织RAS系统的过度激活是否参与肥胖的形成,目前很少有关于这方面的报道。为验证此假设,本研究应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与高脂饮食同时喂养,以考查特异性阻断RAS系统是否可以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的发生,并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有助于寻找防止饮食诱导的脂肪堆积的可能方法,进而为寻找预防2型糖尿病的方法提供线索。
研究目的
RAS系统是否参与高脂饮食喂养诱导的肥胖发生过程,及其可能机制。
研究内容
1.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治疗对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体重的影响。
2.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脂肪组织脂肪因子(TNF-α、IL-6、脂联素和MCP-1)及CD68的表达是否发生变化;
3.替米沙坦是否影响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脂肪组织脂肪因子(TNF-α、IL-6、脂联素和MCP-1)及CD68的表达;
4.替米沙坦是否改善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5.替米沙坦是否改善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结论
1.高脂饮食喂养导致SD大鼠体重增加,引起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降低,出现胰岛素抵抗以及血脂紊乱;
2.高脂饮食喂养导致的体重增加没有伴随脂肪组织多种炎症因子mRNA和巨噬细胞增加,不支持炎症参与肥胖形成的假设;
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替米沙坦治疗10周,抑制高脂饮食所诱导的SD大鼠体重的增加,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可能参与了肥胖的发生过程;
4.替米沙坦治疗10周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血脂紊乱,但没有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
5.替米沙坦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体重增加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