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Ⅲ类错合正颌手术中上颌骨前移量对前牙突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kk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骨性Ⅲ类错合上颌前移手术患者正颌外科术前与术后前牙突度(U1-NA距)的变化和上颌骨的前移量,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指导术前正畸,使术后牙合颌面的协调美观达到较高的标准。方法选择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进行正畸-外科联合治疗的骨性安氏Ⅲ类上颌前移手术患者共10例,对正颌外科术前和术后(术后1周或2周内)患者所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以N点为原点,将前颅底平面(SN)顺时针旋转7°所得的直线定为X轴,过S点做垂直于X轴的直线定义为Y轴,测量A点到Y轴的距离A-S,计算正颌外科手术中上颌骨前移的距离;同时对比治疗前后的U1-NA距,计算正颌外科手术前后U1-NA距的变化量。最后计算出上颌骨前移量对U1-NA距的影响。结果正颌外科手术后A-S和U1-NA均发生变化,经t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其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正颌外科手术后,U1-NA平均值由4.44±2.05mm变为2.96±2.48mm,U1-NA距平均减小1.48±0.81mm;术后A-S平均值由39.76±1.96mm变为43.08±2.33mm,上颌骨平均前移3.32±1.27mm,它们的比例关系为1.48±0.81mm/3.32±1.27mm(≈0.416mm/mm),即上颌骨平均前移1mm,U1-NA距平均约减小0.416mm。结论正外外科手术中上颌骨的前移会影响U1-NA距,上颌骨平均每移动1mm,U1-NA平均约减小0.416mm。正畸医师可以根据上颌骨前移量,预计手术中U1-NA距的变化量,术前控制U1-NA距,预留出一定的术前补偿量,以便正颌外科术后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复发性口疮大鼠动物模型,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与 RAU 发病机制的关系及观察纳米金银花对RAU大鼠模型的免疫调节作用。为纳米金银花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
目的:本研究通过随访观察比较慢性炎症致局部骨缺失患牙即刻种植组和龋齿或外伤致残根的无炎症患牙即刻种植组,比较两组的术后植体成功率、植体颈部骨吸收值、植体牙周探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