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本的位置关联信息提取与地图可视化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chu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内涵是信息的重要构成要素,研究表明,在人类社会中有超过57%的数据信息与地理位置、空间区位相关。特别是随着移动定位、传感器网络、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网络环境传输与共享的泛在地理信息呈指数级增长,其构成了对客观世界多尺度、大纵深、全覆盖的动态映像。在互联网泛在地理信息中,网络文本是其重要的存在形式,有近20%的网络文本中包含对地理位置信息的描述,并且超过四分之一的网络文本检索与地理位置相关。网络文本中地理位置描述的大量存在以及人们对地理位置信息的普遍需求,使得空间内涵成为了信息解析与表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核心内容。面对包含丰富地理位置描述且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网络文本,如何从地理空间视角入手,实现对网络文本信息的挖掘认知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一方面,网络文本主要基于非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进行描述,如何从中有效提取出结构化的空间以及相应时间、语义维度的信息内容,并形成对客观世界事件、过程、现象等的集成整合表达,是网络文本理解认知过程中需要探索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网络文本中的地理位置内涵为信息的空间认知提供了重要视角,如何有效利用该视角,以地图可视化的形象思维模式,将挖掘提取出的位置关联信息内容基于地图进行传输与表达,也是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在上述网络文本的信息提取与可视化表达的实际问题驱动之下,本研究着重从信息的空间、时间、语义三个基本维度入手,对网络文本信息进行结构化提取与建模,并将建模后的信息进行集成整合;在此基础上,以地图作为信息传输与表达的载体,结合地图制图学、信息可视化、地图混搭等理论与方法,实现集成整合后的信息向地图空间的映射与可视化表达。本研究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1)针对包含地理位置内涵的网络文本数据,提出了基于空间、时间、语义基本维度的位置关联信息模型框架,结合地理对象和地理事件两个视角,对自然语言描述的网络文本信息进行形式化表达。在该模型框架的基础之上,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命名实体识别、地理编码等技术手段,进行网络文本的时空语义信息结构化提取与解析。并对解析结果中的地理位置描述进行了进一步的地理位置歧义消除、地理位置焦点获取等研究工作,从而完成网络文本的位置关联信息建模。位置关联信息模型的构建为实现信息向地图空间的映射与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支撑。(2)研究和探索了以地图作为信息传输与表达的载体,利用地图混搭的模式,实现信息基于地图的索引浏览与空间认知。在此过程中,为了解决信息向地图空间映射与混搭呈现时的信息过载以及图面视觉混乱的问题,研究中对信息项之间的时空语义相似度进行度量,完成信息内容的聚类与集成整合;同时对地图学、信息可视化中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与拓展,将图内标注与边界标注两种信息图面呈现模式应用于地图混搭框架中,实现信息的图面优化配置与动态交互式呈现。研究通过对位置关联信息的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进行优化,为信息的地图可视化提供了有效模式。(3)除了上述以单个信息项作为基本单元,对信息基于空间维度的地图浏览与认知进行探索之外,研究中还对隐含于信息集群中实体层级的知识进行了挖掘与地图可视化表达。研究具体以信息集群中所涉及的实体为分析对象,将实体在信息中的共现关系作为依据进行实体关系网络图构建,然后基于该关系图进行实体的重要性度量,并结合网络图边绑定算法对实体关系进行可视化。研究基于上述内容,实现了信息集合中实体关系的挖掘与直观呈现,为信息的实体层级知识的可视化表达提供了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基于连续-离散耦合分析方法,在细观数值模型中引入无厚度界面单元及内聚力模型模拟不规则形状颗粒的破碎,针对可破碎颗粒集合体进行有侧限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不同孔隙率、不同颗粒强度等参数对试样压缩特性的影响及压缩曲线和颗粒破碎的演变。对可破碎颗粒集合体进行不同围压、不同破碎强度的三轴数值试验,其宏观力学特性与室内试验规律吻合较好,能够重现可破碎颗粒材料的典型力学特性;从细观角度分析颗粒破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
电磁离子回旋(EMIC)波在地球内磁层动力学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沉降具有兆电子伏特能量的相对论电子,通过回旋共振投掷角扩散引起环电流粒子损失,通过朗道阻尼加热冷电子,通过波粒相互作用加热离子。EMIC波作为内磁层中一种常见的波动,其形成机制以及对地球空间环境的影响近些年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基于观测,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对内磁层中EMIC的激发机制及其对等离子体场线分布的影响进行
降雨是地理空间信息中重要的气象水文要素,是洪涝和干旱灾害的主要驱动因子。2019年,全国因洪涝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7亿元,因旱造成粮食损失达236.01亿公斤。降雨量的精准时空预测,对于洪涝干旱灾害预测预警、智慧城市管理和农业水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地理时空数据存在测量误差,预测方法具有不完善性,以及随机因素的存在,降雨时空预测具有不确定性。目前降雨的预测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基于数值天
国际劳工组织从1919年成立时起,就将促进国际劳工标准的实施作为实现社会正义的手段。国际劳工组织在它成立的第一个100年里历经一系列历史巨变的考验,表现出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恢复力,今天又肩负着如何创造一个公平的全球化的责任。国际劳工组织公约实施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决定着国际劳工组织的宗旨与目的能否实现。第一章对国际劳工组织的历史沿革与困境、组织机构和基本工作方法进行阐述。标准行动与非标准行动是国际劳工组
目的:糖尿病是世界性的卫生和经济问题,以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为主。长期的高血糖刺激,增加了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研究发现核酸甲基化修饰的改变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而T2D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这些修饰如何改变,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方法: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chromatography,LC-MS/M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着一代青年精神面貌,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个世纪80年代诞生起就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经过近40年的相互融合发展,已取得了许多理论和实践性的成果。但随着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快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
怀素《自叙》多录显贵诗歌称其书,予则不独巨子俊流一字之褒铭心不敢忘,即无名之老人女子,一言一事,亦引为知己,而不能忘也,故曰琐志云尔。若吾乡沈寐叟,滮湖遗老金甸丞及南海康翁,知己之感,皆有别记。他如张孟劬尔田与其友陈柱尊书称予书怪伟,如有鳞甲森动,卓然绝依傍,尤可惊异。
期刊
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数字化阅读的渗透以及个人数字终端设备的普及,教材的数字时代也随之到来。数字教材不仅是技术赋能学习的重要载体,也在推动数字化时代人类学习范式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比起传统教材,数字教材信息容量大,功能庞多、结构关系复杂,其优势与功能的充分发挥依赖于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组织。因此本研究基于人类认知规律,以提高数字教材的学习效率为导向,以均衡认知负荷为目标,探讨数字教材
学位
基于IGS几百个观测站对数十颗GNSS卫星长时间和高时空分辨率的跟踪观测,利用地基GNSS技术反演全球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时空分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于电离层的认识。然而,IGS观测站在全球的分布并不均匀,大部分观测站位于北半球的大陆地区,广阔的海洋地区只有很少甚至没有GNSS观测站。在缺乏电离层观测数据的地区,电离层模型的精度显著降低。影响全球电离层模型精度的主要因素为模型数据源和模型算法。近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