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杰龙算法在乐山500kV变电站雷击过电压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qin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山500kV变电工程是四川电网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之一,该工程的规划建设对四川电网乃至川渝、华中电网均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规划的电网中,500kV变电站已成为现在和将来电力系统的枢纽站,对于提高输电和配电可靠性与连续性,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旦遭雷击受损坏,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对于500kV变电站的雷击过电压、绝缘配合的分析计算与研究是当前输变电规划设计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输变电工程的规划设计中,要求有可靠的防雷与保护措施,而目前我国对于500kV输变电工程大气过电压及防雷保护、绝缘配合等尚未颁布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在实际工程的进行规划设计阶段,必须针对不同各变电站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计算和研究,本文所作的工作重点是,根据乐山500kV变电站实际工程设计的需要,对该站的雷击过电压及绝缘水平进行研究,提出防雷方案,并对绝缘水平进行分析,得出具体定量结论,供实际工程设计使用。本文首先根据实际工程背景和环境,分析了变电站的雷害来源,主要包括:一是雷直击变电站;二是沿线路传过来的雷电波。由于雷击线路的机会远比雷直击变电站多,因此沿线路侵入变电站的雷电过电压行波是很常见的,是对变电站电气设备构成威胁的主要方式之一,这也是进行雷击过电压进行分析的重要内容。因此,对雷电侵入波在变电站电气设备上所产生的过电压进行仿真分析和计算,找出过电压分布与变化的规律,对防护雷电过电压、保护电气设备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可进一步优化变电站的工程设计,在尽可能减少建设投资的同时,提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本文重点分析和研究了乐山500kV变电站雷击过电压及绝缘配合。分析大气过电压计算的重要性以及雷击过电压计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过电压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了贝杰龙算法用于电网雷击过电压计算的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基于贝杰龙算法,建立了输电线路、电感、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的等效模型,将分布参数线路以及电容、电感用集中参数的阻抗和等效电流源的并联电路来表示,使三相输电线路等值电路的两端电量在拓扑关系上没有联系,仅需采用等值电流源来表征雷电特性,简化了计算,方便编程。在建立贝杰龙方法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基于Matlab6.5编制了仿真计算程序,将变电站和进线段结合起来,雷击点分为近区雷击和远区雷击,对拟建中的乐山500kv变电站雷击侵入波过电压进行了系统的计算和研究,分别分析了典型的六种不同运行方式下的大气过电压,为该变电站防雷保护设计提供了依据,并对该站在不同防雷方式下的绝缘水平进行研究,提出了该站过电压保护建议方案,为保证该变电站的绝缘水平,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应用的日益广泛和不断深入,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已经逐步从基础设施的建设转变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能为师生的教与学提
上海世茂国际广场是一个集商场,娱乐、会议、餐饮和超豪华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特大型综合性建筑,其建造的地点、建筑的体量和功能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城市中的重要性。
城市公交车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今后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这对城市公共
19世纪是蒸汽机的时代,20世纪是汽车的时代,而21世纪则是IT时代。信息技术是今天最具影响力、决断力和渗透力的技术,是塑造21世纪的最强有力的武器之一,在国际社会中它正逐渐
原文最初刊载于耶鲁大学建筑杂志《瞭望》1983年第20期。文章详细介绍斯卡帕的创作方法及过程、建筑主题及其根由,以及在诸如绘图中是怎样体现诗意和工艺的。
采用剪切絮凝工艺 ,可有效脱除高岭石中的赤铁矿。Auger电子能谱研究表明 ,油酸钠能够化学吸附于赤铁矿表面使其疏水。通过对赤铁矿颗粒间总作用势能的计算 ,推测赤铁矿在剪
文章从对嘉定燃气门站办公楼的图纸阅读入手,分析并阐述了在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中以风景为契机所作的形式探索。
在知识经济时代,智力资本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智力资本开发是获得竞争优势最有效的手段。对于身处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来说,正确地认识智力资本并对智
我国房地产市场近几年涌现出一些小户型住宅项目,它是针对长期以来住宅户型追求大面积的一种调整,也是多元化的生活需要多元化住宅模式的结果。与福利制分房时代的小面积住宅
武汉地区自近代以来,由于张之洞在此主导的洋务运动的发展,开埠后西方势力的涌入,使武汉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张之洞对教育的重视及大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