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旅游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得十分迅速,国际出入境游和国内跨省跨区域游的规模越来越大。湖南省作为中国旅游大省,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也不断在提高,旅游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湖南省内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资源开发程度不齐,旅游企业市场化、集团化和规模化的发展程度差异性较大,从而导致湖南省各市州旅游业发展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湖南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分布状态表现出首位性,但全省各市州旅游收入的差异性很大,在此问题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各市州旅游竞争力差异的大小和原因,从而提出相关可行的策略对于旅游竞争力的差异进行评价研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地理学、旅游学、经济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以2014年湖南省14个市州相关旅游业数据,通过资料分析,设计构建出适合评价各市州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运用SPSS22.0数据分析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市州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分类比较,以得出湖南省14个市州旅游竞争力的差异排名,并以整体化、分类化的双层角度为湖南省各市州进一步提升旅游竞争力提出对应策略。得出以下结论:(1)长沙市在湖南省各市州旅游竞争力评价中位居第一类,长沙市现有旅游服务体系、结构比较协调、完整,在区域经济实力、旅游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等指标方面均能获得较高的分值,没有明显的不足。(2)衡阳市、张家界市、岳阳市在湖南省各市州旅游竞争力评价中位居第二类,这一类市州在“旅游服务能力和支持旅游业服务能力主成分因子”中分别排名第5、4、3名,旅游竞争力综合实力位居第2、4、3名,发展前景广阔,旅游经济实力雄厚。(3)第三类市州包括湘潭市、常德市、郴州市、株洲市,这一类市州旅游综合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在某些方面得分为负值。在旅游服务能力和支持旅游业服务能力、区域经济实力因子、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因子各方面以及三方面协调发展上还需进一步加强。(4)第四类市州包括娄底市、益阳市、湘西州、怀化市、永州市、邵阳市,这一类市州在旅游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与旅游服务能力及支持旅游服务能力与湖南省其他市州,尤其是与第一类、第二类市州还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