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在职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培训面临诸多问题。欠缺培训需求调查、培训内容不符合科学教育实践、培训方式单一、手段陈旧等,与科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形成反差。目前科学教师培训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课程体系和培训模式,如何构建在职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培训模式,开展针对性、有效性的专业培训,更快地推进小学科学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教育的愈来愈受重视,为加强科学教师专业培训工作提供了充分条件,因此笔者决定将其作为研究论文的方向。《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提高科学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显得非常紧迫。而在职的科学教师中专任教师少、兼任教师变动大、教师缺少科学专业学历,专业素养水平距离理想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科学教师专业培训模式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的反思性理论及成人学习理论作为指导,针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紧迫需求,研究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小学科学教师“五阶段”专业培训模式及其活动形式,为科学教师专业培训探索寻找一种有效的模式,尽快实现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化。论文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三项内容。第二部分: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与现状。先从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组成结构入手,以专业需求角度提出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师资应具有什么样的素养。接着分析目前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出现的主要问题,说明小学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整体偏低的现实情况,通过组织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专业培训,达到提升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第三部分:构建小学科学教师“五阶段”专业培训模式。首先进行了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构建模式的理论基础。然后进行使用流程的介绍,通过“五阶段”逐一确定培训模式各阶段的内容、方式及评价。问题为中心的导向阶段解决“问题包”的组建、对教师的需求进行分类和层级分析等。讲座学习与互动交流阶段针对“专家+需要”型讲座,开展学习和互动研讨。示范评析与反思探究阶段进行观摩课的理论研讨,帮助参培教师建立良好的探究和合作意识。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阶段主要是教学实践的改造和提升。利用专业引领的发展再创阶段促进参培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效果分析部分通过调查与访谈,从调查研究和实证分析的角度,确认培训模式的效果。通过对参培教师和导师分别访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培训,并分析了培训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从反思角度分析了该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困难。首先该模式在契合教师实际,满足不同层面需求方面,还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另外,灵活运用培训方式、实施有效的培训评价、深入教学现场、建立长效培训机制等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培训实践中会有比较良好的解决方法。笔者由于研究条件所限,简要提出培训模式的限制性条件及环境条件,在广泛的培训实践中有可能遇到没有设想到的其他困难。同任何培训模式一样,小学科学教师“五阶段”专业培训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今后的小学科学教师培训实践中不断改进与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