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乳化法制备溶菌酶肠溶性微胶囊及所用油相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lle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菌酶是一种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壁的抗菌蛋白,因其较强的抗菌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食品行业和医药行业等领域。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溶菌酶作为肠溶性抗菌药物时,因消化道胃酸的影响,使溶菌酶到达肠内时的抗菌性降低。本课题针对此问题,采用微胶囊技术,选择肠溶性壁材—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用内源乳化法制备溶菌酶肠溶性微胶囊。同时,除了用石蜡油作为油相,还研究了安全性高的可食用菜籽油作为乳化油相制备微胶囊,使该工艺制备的产品更好的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最后,为了使得该制备工艺具有更好的合理性和实际性,本课题首次研究重复利用工艺中乳化的油相,并重复利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溶菌酶微胶囊。最佳配比:海藻酸钠浓度2.0%,溶菌酶浓度1.5%,壳聚糖浓度0.3%,Span80的添加量为油相体积的1%。正交试验得出制备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碳酸钙与海藻酸钠质量比7:40,水相与油相体积比30:70,冰醋酸与碳酸钙摩尔比为3:1。最佳制备条件下溶菌酶微胶囊包封率为89.2%,载药量为34.9%;在人工模拟胃液中2h后的释放率为35.5%,在人工模拟肠液中4h后的总释放率为88.9%。在模拟胃液中2h后,包埋后的溶菌酶活性保留率为89.5%,未包埋的仅为31.7%,包埋后的溶菌酶活性保留率比未包埋时明显提高。然后,用石蜡油和菜籽油分别作为乳化油相制备溶菌酶微胶囊。检测微胶囊性能结果显示分别为:包封率为89.2%和81.7%,载药量为34.9%和26.6%,胃内释放率为35.5%和38.7%,胃肠液中总释放率为88.9%和85.4%,包埋的溶菌酶在胃液中2h后,活性保留率为89.5%和84.7%。用菜籽油制备的微胶囊效果低于用石蜡油制备的。其次,分别研究了废弃乳状液中石蜡油和菜籽油的回收方法。在石蜡油回收中,比较了加热法,无机盐结合加热法,离心后加热法三种方法对石蜡油的回收效果,结果显示离心后加热法相对较好,在离心转速10000rpm下,离心10min,然后60℃水浴5min,油回收率为98.2%。与石蜡油相比,菜籽油相对更容易进行回收,通过高速离心法,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对菜籽油的回收,条件为离心转速为10000rpm,离心时间为10min。最后,研究了石蜡油和菜籽油的重复利用。用回收的石蜡油和菜籽油制备微胶囊,所得到的微胶囊的性能明显下降。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多穗柯为材料,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和小鼠肝癌细胞Hepa1c1c7两种细胞模型,以抗炎、抗癌活性为导向,以一氧化氮(NO)抑制率≥50%和醌还原酶(QR)诱导活性≥2为筛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便携式的小型移动设备迅速发展,因此,对具有寿命长、能量密度高的电源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MEMS所涉及的微型机械机构等主要器件和系统中,常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PECVD)是目前制备垂直取向石墨烯的主要方法,其中常压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相较于其他低压等离子体在垂直取向石墨烯制备中有更大的优势,在产业化
本文对一株辛格粒毛盘菌(Lachnum singerianum)进行原生质体诱变,并对突变株Ls-5发酵条件和胞内黑色素的提取、稳定性、生物学活性以及结构进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L
离心泵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叶轮机械,其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及高效性要求越来越被重视。由于系统装置变化和实际工作环境要求等原因,离心泵需要在变工况条件下运行,安装进口导叶作为其工况调节的方式已经被广泛使用。为了研究进口导叶对不同流量下离心泵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本文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方法,对比分析了定常结果下有、无进口导叶离心泵的内
学位
随着材料成型及加工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产品加工效率、质量及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在金属制品的生成过程中,淬火处理过程影响金属半成品的物理力学性能,当冷却表面横断面沿
长期以来,中国乃至世界上对公猪都要进行外科手术的阉割,其原因是对公猪进行阉割是解决公猪膻味最简单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外科手术的阉割对猪来说是痛苦的,违反了动物福利,是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转基因技术能够提高粮食的品质与产量,在解决全球不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随着能源危机的愈发严峻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效率,低污染的能源利用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的利用能源和更好的保护环境,寻求合适的新能源及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而不断以提高能量转换装置的性能则一直是能源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洁净的发电装置,它将外界输入的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并持续向外供电。这种发电技术不仅缓和了使用化石能源引起的污染排放问题,还提高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