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送/回风管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生态分布实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调送/回风管道系统是空调通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空调系统中污染较为严重的环节,因此给室内带来的微生物污染是不可忽视的。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长期运行后,微生物会附着灰尘停留在空调管道及某些部件上大量繁殖,产生并释放有害的浮游菌、颗粒物或代谢产物,这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将会随送风进入室内,加剧室内微生物污染,从而导致室内空气品质的下降。为深入了解送/回风管道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生态分布,选取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这一典型建筑为采样点,建立可控气流参数空调送风管道粒子沉积与微生物污染模型实验台,在多参数可变条件下进行实验室模拟测试,并设计正交试验方法对实验数据进一步分析。微生物鉴别结果表明,G+细菌(革兰氏阳性)占细菌总数的56%,G-细菌(革兰氏阴性)占细菌总数的44%,主要为球菌和杆菌;优势真菌属为青霉属,曲霉属和枝孢霉属。实验室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风速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属于间接影响;当风速为2.0m/s时,测试段底面积尘量沿送风方向呈下降趋势,测试段末端积尘量仅为初段积尘量的35%左右;而当风速为3.0m/s时,积尘量呈相对平缓趋势且在0.02~0.05g范围之内;微生物数量与积尘量呈正相关关系,当积尘量提高1倍时,微生物数量可提高2~3倍,细菌数量与积尘量的相关关系较真菌显著(R细菌>R真菌),同一份样品中细菌数量多于真菌数量,约为其两倍;微生物浓度随相对湿度以及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最高可减少至50%,且细菌浓度受相对湿度以及温度影响普遍较真菌的大(R细菌>R真菌)。正交试验得出微生物生长繁殖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温度;但在风速为3.0m/s的条件下,相对湿度是真菌生长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化工生产中喷雾干燥技术、闪蒸干燥技术、流化床干燥技术、低温吸附干燥技术、微被十燥技术这几种干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为化工工程应用中干燥方案的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NaAsO2)对大鼠皮肤和脏器的毒性损伤,观察砷对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酶的作用,探讨砷对髓过氧化物酶(MPO)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大鼠40只
本文对当前我国小麦市场的供求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随着农业产业机构的调整,优质小麦的推广为面粉工业发展专用粉和面制食品生产提供了原料基础,随着面粉工业的重新整合,推进了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特别是家用汽车已经非常普及,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好帮手,汽车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成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在汽车不
目的 探析流程优化在供应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680件供应室外来器械,分为对照组340件和实验组340件,其中对照组
为了避免实验室建设中不分析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不根据具体的项目操作,盲目照抄其他学校通用技术实验室建设方案的情况发生,紧扣课程标准要求,以通用技术实践项目操作为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