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机理研究——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mengxiao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继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进展过程中的一种高端形态,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丰富,但环境脆弱,经济贫困,如何从新的业态切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创新建设,解决其民生问题,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生态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关联作用强的特色优势产业,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中可持续发展途径的一种范例。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耦合性,研究二者耦合机理有助于促进这两个系统健康运行,也为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文明特色模式的构建及其示范推广奠定理论基础。  首先,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并对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概述,为后文研究提供依据和指导。  其次,运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专家咨询法构建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指标体系,并介绍了原始数据标准化及AHM法和熵权法综合权重确定的方法,为下文定量研究耦合关系奠定基础。  再次,构建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探讨民族地区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关系的具体表现,同时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和系统论探讨二者耦合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来阐述二者耦合作用机理。  最后,将上文研究内容应用到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实证分析之中,根据2008-2012年度统计数据计算其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分析其耦合协调状态,并结合耦合机理研究结论提出具体管理建议,以加速二者耦合进程。  结论研究表明: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者耦合动力主要有旅游者需求动力、旅游地需求动力、其他地区引力、自身成果引力、政府支持力。二者耦合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萌芽阶段、成长阶段、突变阶段、涨落有序阶段。通过对龙胜的实证分析发现,2008-2012年龙胜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度和协调度处在较高的状态,且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未来,龙胜应大力推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建设、分享生态旅游发展成果、加强生态旅游规划和生态环境教育,加速生态旅游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的进程。
其他文献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和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具备的综合性的经济地位和整体实力。根据
该文依据产业组织理论,采用博弈论和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中国及重庆的实际情况,对产业过度竞争进行研究.论述了过度竞争的总体特征,并提出了稀量它的标准.重点从企业过度进入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方式.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4例患儿均为男性,
价格是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定时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价格竞争问题也是企业之间进行竞争的焦点问题之一。通常我们认为,低价格是产品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表现,价格越低,产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