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公务员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是国家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政府信息的传递者和政府形象的主要代表。在2004-2015年期间,我国国家公务员参考人数从12万上涨到105万,录取比例从15:1增加到47.2:1,2016年虽然在参考人数和最终录取比例上有所下降,但是公众热爱公务员这一职位依然是势不可挡。13年间国家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特别是庞大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更是不管千军万马,一心想要通过这个独木桥,通过考试的被认为是幸运儿,拿到了国家的“铁饭碗”。大家热爱公务员职位无疑是觉得公务员社会地位高、工作体面、社会福利好,甚至可以有大量的隐形福利。而在我国公务员队伍结构中,60%都来自于基层,90%都是科级以下职员,他们不仅工资低,晋升难度大,而且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这从多个方面造成了大量的优秀基层公务员产生倦怠,消极应对工作。我国基层公务员不仅直接面对群众,与群众打交道,他们的工作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关系国家政策执行及其国家目标的实现。显然,如何激励与约束我国基层公务员已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方向。工资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制度的激励与约束程度将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满意度。国家自从1956年开始有了公务员工资制度之后,经历从集权到分权,然后再集权这样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公务员工资结构调整与改革,而显然我国公务员组织队伍一直以来都是“金字塔”的结构模式,大量的基层公务员工作几十年还是一个副科级,探索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与约束效应已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亟待得到重视并以解决。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工资现状如何?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如何?在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中,影响并且制约我国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与约束效应的因素有哪些?为了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梳理了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加上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基于养老并轨基础上的公务员工资调整》和《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两个实时文件,采用文献研究、深度访谈的研究方式形成理论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果获得有效数据,同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与约束效应,并分析出制约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与约束效应的原因。研究发现,我国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较低,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和约束效应较弱,而制约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对基层公务员的激励和约束效应的原因主要是以职务职级为主导的工资结构以及不合理的地区收入差异,学历水平虽然也对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造成影响,但这是一积极因素,不是不合理的制约因素,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年限虽正向影响其工资水平,但并不显著,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