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徒步运动自西方传入中国。经历了整个90年代直至新世纪的前10年,徒步运动逐渐以星火之势燎原,民众徒步的浪潮席卷了整个华夏大地。与国内蓬勃发展的徒步实践相比,相关理论研究却极为滞后。为推动国内徒步运动的发展,本文选择“徒步运动”作为研究课题,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外徒步运动实践的比较分析和国内徒步运动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为两条主线,对徒步运动这一新生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徒步运动的基本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在“休闲”和“户外游憩”理论的语境下,以户外运动的发展演变、徒步运动与户外运动的关系演变两个变体为依据,分析界定徒步运动的概念与本质,并对其特征、形式及分类作出基本的理论架构。第三部分主要以西方发达国家徒步运动的实践发展为参考,比较分析国内徒步运动在基本特点、组织管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现状与不足。得出“经济基础”“文化内核”“产业引导”“第三部门”是影响中外徒步运动实践差异的深层因素。第四部分主要在国内徒步运动实践发展的前提下,分析徒步运动的发展基础,认为发展徒步运动应以标准步道建设为基本条件,并以IVV(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opular Sports,以下简称IVV)国际标准步道建设为国内步道建设的参考范例,得出“遵循IVV国际标准,加快步道建设与认证,创新步道运营与管理”,是徒步运动向规范化、产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五部分主要是分析和讨论徒步运动支撑体系的构建,从政策法规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业引导体系、步道建设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