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柳州市为例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xi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城乡结合部目前是以一种分散化、低密度的方式扩展,非农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导致许多土地利用不经济现象的存在:有限的耕地资源被盲目占用;城市地域的推进加剧了城市人口向城乡结合部的扩散,加大了对土地的压力:城市土地利用粗放,集约度不高;城乡结合部工矿用地盲目布点,多占少用或占而不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为了度量扩张过程的哪个环节不合理、怎样的扩张才是理性扩张,就需要对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的扩张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就扩张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本文在界定和把握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指标体系对柳州市城乡结合部的用地扩张进行了实证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在简要分析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总结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用地扩张、城市蔓延、城市蔓延的测度及城乡结合部有关土地利用问题等方面研究的进展,为从总体上把握论文研究的方向和深度提供了依据。 第二,在学习和理解学者们关于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城市扩张等概念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与无序扩张、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支撑全文研究的基础理论,为构建理性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合理确定指标标准值奠定了基础。 第三,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理性扩张是扩张过程在多个影响因素作用下达到的一个理性状态,是扩张在时间、空间、效益以及影响等方面的优化配置。在把握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用地扩张的数量和速度、扩张的空间性、扩张的形态、扩张的效益、扩张的内部效应以及扩张对城市形态的影响等方面选择指标,建立了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就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有关问题包括评价指标的辨识、评价指标标准值的确定及权重的赋值等进行了阐述。 第四,柳州市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的实证研究。 首先界定柳州市城乡结合部的范围为:以城市建成区的外缘为城乡结合部的内缘,市区外围即柳州原郊区镇的外围界线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外缘:在定性与定量分析其用地扩张规律的基础上,应用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判法对柳州市1996-2004年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的理性程度进行了评价。 评价结论为:总的来看,柳州市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属于较理性扩张,扩张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的均质水平,推动了城乡结合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带来了城市及农村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也有效保护了城乡结合部及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理性扩张的障碍因子主要是:用地扩张类型不合理,外延扩张远远大于内涵挖潜;用地扩展速度较快;城乡结合部工矿用地分布不集中等。 第五,针对扩张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从控制城市蔓延、控制居民点工矿用地增加、完善城乡结合部用地扩张的监控机制以及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方面提出了促进柳州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的对策建议。 本文借鉴理性扩张等理念构建了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意义在于通过对扩张过程理性与否的评价,反映出扩张中存在的问题,针对理性扩张的障碍因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希望藉此探讨出一套更为合理的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的方法。
其他文献
在多年的双语教学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然后由教师带动和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双语学生的素质。下面是我工作中的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重师德,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无大事,处处皆现教育”,所以,我很注重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首先从我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必须做到。
午餐前的故事讲述轮到了比较害羞的家瑞。他走到前面像往常小朋友一样说道:“大家好,我今天为大家讲的故事的名字叫《小猴钓鱼》:‘有一天,活泼好动的小猴拿着钓鱼竿到小河边去钓鱼……’”故事没讲几句,下面的孩子就哈哈大笑起来,连声说:“瞎说,瞎说,小猴怎么会去钓鱼?”家瑞一下子傻了眼,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我并没有着急,而是制止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和嘲笑反问道:“你们说说为什么小猴就不能去钓鱼?”这下子
摘要: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这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发动机”。而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总是以管理思想的变革为先导,用教育管理的改革来统筹和引导。  关键词:教育管理 方式改变 创新机制 完善系统  一、新形势下教育管理方式的改变  1.1 制定规划  教育计划是指教育行政部门为选择理想工作目标和改善资源分配所采
【摘要】在矛盾中,经常会出现瞻前顾后、左右为难的状况,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是一种能力和水平,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一是选择的方向,二是对要求目标度的把握,三是科学的方法。很显然,方向更重要,是前提和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要求,会用不同的方法,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便形成了社会的多样性。  【关键词】矛盾 平衡点 “度”的把握 选择与方向  许多反义词,直观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