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动力学治疗是一种利用肿瘤原位芬顿反应或类芬顿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来杀死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具有仅受内源性物质激活、区域选择性高等优点,是一种新兴且蓬勃发展的原位癌症治疗策略。然而,肿瘤内较低的类芬顿反应速率影响了其化学动力学治疗效果。癌症的协同治疗策略可以利用不同治疗方法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实现使用低剂量的治疗药物产生更好的抗癌效果,避免高剂量引起的副作用。基于高温可以提高反应速率的原理,我们提出了光热增强的化学动力学的癌症治疗策略。具体如下:第一部分,γ-聚-L-谷氨酸包裹的缺陷型氧化钨纳米粒子(WO3-x@γ-PGA NPs)的合成和表征。首先我们以WCl6为钨源,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粒径为5.75±0.93nm,且具有优异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的WO3-x@γ-PGA纳米粒子。该材料光热转换效率高达25.8%,光热循环6次之后最高温无明显下降,体外光声成像和化学动力学性能优异。第二部分,WO3-x@γ-PGA NPs用于小鼠乳腺癌光热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首先通过MTT和溶血实验证明了该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随后利用小动物光声成像系统和组织学分布的方法,以移植型小鼠乳腺癌肿瘤为模型,确定了WO3-x@γ-PGA NPs尾静脉注射后4小时在肿瘤部位具有最大积累量。基于上述肿瘤最大富集量时间,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上开展了光热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H&E染色、TUNEL检测以及为期18天的追踪观测,证明了基于WO3-x@γ-PGA NPs的光热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策略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的治愈移植型小鼠乳腺癌肿瘤。通过该论文的研究,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材料,同时也证实了光热增强的化学动力学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协同治疗策略,进一步推动了化学动力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