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逐步发展与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左房重构(Left atrial remodeling,LAR)是心血管事件的早期表现,通常发生在左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之前,因此左房功能与结构的改变也是心脏早期损害的重要征象。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是由心室分泌而成,具有调节心、肾功能,抑制水钠潴留,促进血管紧张和抑制交感神经的作用。已经发现BNP不仅仅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而且与左房重构密切相关。本研究应用心脏超声多普勒(Doppler echocardiography,DE)的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左房功能与结构的改变,并探讨其与BNP的关系,从而能够有效的在早期临床中发现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62名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除外了继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房颤、重度心力衰竭、重度贫血、甲亢等疾病。根据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无左心重构组(No leftcardiac remodeling,N-LCR)、左心重构组(Left cardiac remodeling,LCR)。再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将左心重构组患者分为左房重构组(Left atrial remodeling,LAR)、左室肥厚组(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应用t检验比较无左心重构组与左心重构组之间,各指标均数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无左心重构组、左房重构组、左室肥厚组之间各指标均数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应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检验BNP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BNP的独立相关因素。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发现;N-LCR与LCR之间的年龄、SBP、DBP、hs-CRP、HbA1C、HB、无统计学差异(P>0.05)。LCR的身高、体重、BMI、ALT、UACR较N-LCR明显增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VH的身高、体重、SBP、ALT、HB、BMI、UACR较N-LCR、LAR明显增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AR的身高、体重、BMI较N-LCR明显增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2.各组BNP水平比较发现;LCR的BNP较N-LCR明显增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LVH与LAR的BNP较N-LCR明显增高,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LVH与LAR的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
3.各组心脏超声比较发现;N-LCR与LCR的EF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之间的E峰、A峰、E/A、EE无统计学差异(P>0.05)。N-LCR与LAR、LVH的E峰、A峰、E/A、EE、EF无统计学差异(P>0.05)。
4.BNP与各影响因素的简单线性相关分析发现;BNP与年龄(r=0.172、P<0.01)、E峰(r=0.176、P<0.014)、LVMI(r=0.123、P<0.043)呈正相关。同时与性别、身高、体重、SBP、HbA1c、UACR、HB、E/A、EE不相关。同时以年龄、E峰、LVMI为自变量,以BNP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E峰、LVMI与BNP独立相关(P<0.05)。
结论:
1.左房结构的功能异常是高血压导致心腔损害的早期表现。
2.左房重构与左室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较无左心重构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
3.血浆BNP结合LVMI、E峰能够有效的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房重构及舒张性心功能异常状况,对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起到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