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大国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向科技进步方面的竞争。一国科技进步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胜负。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国际竞争的逐渐加剧,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改变,全球科技创新投入正加速增长,逐步形成美、欧、亚三足鼎立的全球创新中心多极化格局。同时,跨国公司重新调整对华技术转让和研发投入战略,开始转向通过设立独资企业、增资扩股增强对合资企业控制、设立独立研发机构、实行技术内部化策略等行为,提高对专利技术的保护程度,加强对新技术的控制。这更增加了我国创新的难度。因此,如何借鉴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的R&D政策制定、实施经验,制定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国情的R&D政策,迫在眉睫。 本文分析了各国政府及企业研发总支出(Gross Expenditure on R&D,GERD)及各国针对研发创新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接着分析R&D政策对主要发达国家不同经济指标的影响,并对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R&D资源配置效率及R&D资源配置要素产出弹性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对六国R&D资源配置效率的分析,发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R&D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低,而中国R&D资源配置效率相对较高。人力资源要素在主要发达国家的研发增长在贡献度比资金要素的贡献度要低,而资金要素弹性在中国要比人力要素产出弹性贡献度低。中国不仅要进一步提高人力要素贡献度,更要不断提高资金对研发产出的驱动力,提高研发创新投入与产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