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的相关性,探究移植后免疫重建的一般规律,并探讨引起a GVHD的危险因素;(2)探讨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对激素耐药性a GVHD的治疗效果;(3)探讨克拉屈滨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组成的IAC方案诱导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不良反应、支持治疗情况及经济学指标。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2年01月到2013年11月在我院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5例患者临床资料,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移植后1、3、6、12个月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研究免疫重建规律,分析淋巴细胞亚群与a GVHD的相关性;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a GVHD的危险因素。(2)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接受anti-CD25 m Ab治疗的64例耐激素性a GVHD患者临床资料,计算用药后的有效率、OS率及NRM率,比较用药前后CD25+淋巴细胞的比例、各疗效组(CR/PR/NR)在用药后CD25+淋巴细胞比例变化的程度及各累及器官组(皮肤/胃肠道/肝脏)在用药后a GVHD减轻的程度,同时比较各效应组的c GVHD发病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3)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27例应用IAC方案诱导化疗的初治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年龄、性别、病种、危险度分层等为配对条件,分别与接受IA(IDA 10mg/m2)方案及IA(IDA 12mg/m2)方案诱导的患者进行1:1:1配对,应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诱导效果,并比较不良反应、支持治疗情况及经济学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初诊白细胞计数、危险度分层及诱导方案等因素与诱导效果的关系。结果:(1)移植后1个月CD3+水平显著下降,移植后3个月时回升至正常,约为(63.65±6.64)%;其中,CD3+CD4+水平在移植后明显降低,移植后12个月恢复至正常,达(23.94±3.15)%;而CD3+CD8+水平恢复较快,移植后1个月即接近正常,达(31.06±8.40)%;CD3+CD4+/CD3+CD8+比值在移植后明显处于低水平,后缓慢回升,但移植后12个月时仍处于倒置,为0.54±0.11;CD3+CD25+在移植后1个月低于正常水平,为(2.16±0.93)%,3个月时恢复正常;CD3-CD(16+56)+在移植后1个月明显升高,达(42.31±8.47)%,移植后6个月时逐渐回落至正常;移植后的前3个月,Ⅲ-Ⅳ度a GVHD组的CD3+水平显著高于无a GVHD组(1个月时P=0.037,3个月时P=0.045),CD3+CD25+明显高于无a GVHD组(1个月时P=0.025,3个月时P=0.041),CD3+CD4+/CD3+CD8+明显低于无a GVHD组(1个月时P=0.040,3个月时P=0.043);移植后1个月时无a GVHD组的CD3+CD4+水平明显高于Ⅲ-Ⅳ度a GVHD组(P=0.032),CD3-CD(16+56)+显著高于Ⅲ-Ⅳ度a GVHD组(P=0.046),CD3+CD8+水平显著低于Ⅲ-Ⅳ度a GVHD组(P=0.029);供受体HLA配型不全合(OR=2.511,P=0.024)、无关供体(OR=2.964,P=0.018)、不使用ATG预防GVHD(OR=2.792,P=0.033)是发生a GVHD的危险因素。(2)使用anti-CD25 m Ab后的第28天,总有效率为83%,其中CR率为58%,PR率为25%;随访中位时间为用药后14.1个月(范围0.4-30.5个月),47例患者生存,17例死亡患者的死因主要为严重感染(10/17)及GVHD(5/17);22例患者出现了c GVHD(发病中位时间为用药后6.5个月,范围3.6-14.0个月);对药物有效的患者比无效的患者呈现更低的死亡率及更高的总生存率,但两者出现c GVHD的风险无显著差异;用药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的CD25+淋巴细胞比例较用药前显著降低。(3)一个诱导疗程后,IA(IDA 10mg/m2)组的CR率为37%,有效率为55.5%;IA(IDA 12mg/m2)组的CR率为63%,有效率为77.8%;IAC组CR率为77.8%,有效率为85.2%;其中IA(IDA 10mg/m2)组与IAC组的CR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2),两者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7);IA(IDA 12mg/m2)组与IAC组的CR率无统计学差异(P=0.233),两者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484)。IAC方案在中危及高危患者中的CR率明显高于IA(IDA 10mg/m2)方案(90%vs 50%,P=0.050;66.7%vs 16.7%,P=0.013)。三组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IAC组与两个IA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住院天数上,IAC组与两个IA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IAC组的诱导化疗费用较两个IA组高,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初诊白细胞计数>30*109/L(高白)是诱导有效的不利因素(OR=4.930,P=0.022);对于高危患者而言,低危患者是诱导有效的有利因素(OR=14.012,P=0.026);对IAC方案而言,IA(IDA 10mg/m2)方案的诱导有效率明显偏低(OR=0.155,P=0.003),IA(IDA 12mg/m2)方案则与之无明显差异(OR=0.638,P=0.554)。结论:(1)移植后早期的T细胞免疫重建主要以非胸腺依赖性的CD8+细胞为主,而胸腺功能的损伤可引起依赖胸腺途径再生的T细胞(如CD4+细胞)重建迟缓;CD25+T细胞与a GVHD有密切关联,其表达水平与a GVHD的严重程度正相关;供受体HLA配型不全合、无关供体、不使用ATG预防GVHD是发生a GVHD的危险因素。(2)人源化抗CD25单克隆抗体是治疗耐激素性a GVHD的有效药物,可改善移植预后。(3)对于初治AML患者,IAC组的诱导完全缓解率和有效率较IA(IDA 10mg/m2)组高(P<0.05),与IA(IDA 12mg/m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克拉屈滨的加入可延迟IDA达到最大累积剂量;IA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并无显著增加;诱导方案疗效与患者初诊白细胞计数、危险度分层及诱导方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