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预计困难气道患者经帝视内窥镜引导清醒气管内插管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选择预计可能存在插管困难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佐辛组(D组,n=30)、芬太尼组(F组,n=30)。两组患者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3mg/kg,随后地佐辛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芬太尼组静脉注射芬太尼2ug/kg。所有患者均以2%利多卡因喉麻管喷喉及环甲膜穿刺行咽喉部表面麻醉,待患者自感咽喉部麻木、吞咽反射减弱后行帝视内窥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于入室后基础值(T0)、静脉注射药后5min(T1)、气管插管即刻(T2),记录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及BIS数值,记录插管即刻患者呛咳、体动等插管耐受情况及术后发生不良记忆的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前气道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T0比较,两组在T1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地佐辛组比较,芬太尼组T2时间点心率的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基础值T0比较,两组在T1、T2时间点的呼吸频率的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地佐辛组比较,芬太尼组的T1、T2时间点的呼吸频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芬太尼组插管时间较地佐辛组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芬太尼组发生呛咳、肢体活动的例数均多于地佐辛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咽喉部表面麻醉下,采用0.1mg/kg的地佐辛复合咪达唑仑能够提供较好的插管条件,适合应用于帝视内窥镜引导下的清醒气管插管。2、地佐辛较芬太尼呼吸抑制发生率的低,用于清醒气管插管更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