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经过不同研抛程序的金合金和含钛镍铬合金的表面粗糙度(Ra)与变形链球菌及粘性放线菌黏附的关系,推出有效的抛光步骤,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作0.8cm×0.8cm×0.1cm的金合金及含钛镍铬合金试件各24枚,随机分为4组,按照金属全冠的常规研抛程序进行抛光,每组依次增加一个步骤:第1组,绿砂石;第2组,绿砂石+金刚砂;第3组,绿砂石+金刚砂+硬橡皮轮;第4组,绿砂石+金刚砂+硬橡皮轮+抛光膏及绒轮。采用表面粗糙度仪测量试件表面粗糙度(Ra)值;然后将试件置于含有变形链球菌及粘性放线菌的培养液中,在80%N2,10%H2,10%CO2,37℃条件下分别培养48h及72h,10倍比稀释后进行菌落形成单位(CFU/ml)计数。结果:(1)用表面粗糙度仪测定试件表面粗糙度(Ra)值,结果显示:每种合金试件组内不同打磨程序间的Ra值有显著差异(P<0.05),而相同Ra的不同合金的Ra值没有差异(P>0.05);(2)由直线相关分析可知:金合金和含钛镍铬合金这两种合金的粗糙度和变形链球菌及粘性放线菌的黏附量之间均有直线相关关系,即随着粗糙度的降低,细菌黏附量减少;(3)经过不同研抛程序的合金组间也有差异,第3组和第4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4)相同Ra的金合金和含钛镍铬合金的细菌黏附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对于同种合金材料,其表面粗糙度和细菌黏附量呈正相关,表面粗糙度降低,细菌黏附量随之减少。这说明在临床应用中,我们应重视抛光;(2)在对研抛程序的评估中,硬橡皮轮的应用是影响细菌黏附量的最关键步骤,但经过完善抛光的合金表面黏附的细菌最少,肉眼视光泽度最好。这表明硬橡皮轮的应用是修复体研抛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而严格完善的研抛程序可以获得更加光滑美观的表面,所以修复体在带入口腔前,必须经过完善的抛光;(3)经过同样严格完善抛光的贵金属金合金和非贵金属含钛镍铬合金在细菌早期黏附无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