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动区划方法及其在震后烈度快速评估中的应用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shu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福州盆地为例,提出了一种城市地震动区划的新思路,并可推广应用于震后烈度快速评估。即从地下结构模型入手,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地形地貌、覆盖土层厚度、土质等)的影响,研究不同强度地震动输入下土层对地震波的放大效应,并作为计算地表地震动场的基础,从而可以得到不同强度地震动下的地震动场的分布;当发生地震后,可快速计算并绘出整个城市的加速度等震线和烈度分布,为快速判断地震灾情作参考。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根据已有的福州及周边地区的地质资料、地形资料、钻孔资料、各地层波速资料以及其它调查资料,利用专业软件Surfer和ArcGis建立了福州盆地三维不均匀地层结构的模型。此外,还通过统计得到了该地区7类土质的密度、土动力参数,以及深度—波速( h? v)关系回归公式。2.根据土层厚度和场地类别进行场地分区,并进行网格划分。然后在每一场地分区内,选取若干个典型钻孔,进行一维土层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得到了不同强度地震输入下地表的放大效应。3.利用代表性钻孔的计算结果,与均布网格点的地下信息进行对照,得到福州盆地三个超越概率(63%,10%和2%)下的地震烈度分布图,以及三个超越概率下的地震设计反应谱。4.建立了福州盆地地震效应快速评估系统。当福州周围发生地震时,若有强震记录,可直接得到加速度峰值;若无强震记录,可根据震中位置和震级大小,由衰减关系得到加速度峰值。再根据区域内所有离散点(网格点)的信息和地表的放大系数,就可获得整个区域的地表地震反应结果,进而得到整个区域的地震动分布的快速预估。
其他文献
温度对饱和土体的热固结特性的研究是近些年来岩土工程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它可以广泛运用在石油的开采、路面结构的安全评价、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评价、承受日温差或季节
基于结构分析的桥梁承载能力分析方法,由于其可被接受的结果和较低的成本,成为世界上最常用的承载能力评估方法之一。桥梁的承载能力由于受到公路交通量的快速增加、车辆载重的
近年来,建筑火灾事故频发,并常引起倒塌事故和煤气爆炸事故,对建筑结构同时造成高温和动态冲击荷载作用。另外,恐怖袭击事件时有发生,汽车炸弹等爆炸或者化工厂的爆炸作用也可能使结构同时遭受高温和动态效应荷载作用,导致建筑结构局部损坏、坍塌,甚至整体倒塌。本文运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SHPB)装置和特制的高温试验炉进行了高温下混凝土的抗冲击试验,
结构振动控制是一种新型的抗震技术,其中以基础隔震技术的理论最为成熟。摩擦滑移隔震技术作为其中常见的一种,在远震场地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是近断层地震明显的长周期速
随着我国地震工程学的发展以及经济实力的提升,近几十年来,对于结构主体抗震性能的研究不断成熟和发展,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对于非结构构件的抗震研究及抗震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安全性水平要求,已经从地震发生后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发展到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要求的转变。本论文正是通过研
作为水下隧道的一种,沉管隧道以其独有的优越性,正在世界各大都市、沿海地区被广泛采用,用来联系城市交通。沉管隧道的显著特点是隧道完工后作用在地基上的附加荷载较轻,一般基底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的是将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破坏状态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人员安全。因此,如何准确的估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具有重要
钢管具有良好的截面特性,钢管结构因其承载性能高、造型美观、外型简洁、流畅、节点形式简单、施工简单、节省材料等诸多优越性在现代建筑尤其是大跨度建筑结构中应用广泛。
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预测出结构在未来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发生各等级破坏的概率;结构余震承载力估计则可以预测在主震后发生不同程度破坏的结构在余震中的表现;二者结合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