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造成的金融排斥现象,我国积极探索推动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减税降费不仅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方向,满足了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也提升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保持金融市场稳定运行,是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2019年重庆市积极推进大规模减税降费,新增减税338.8亿元,如增值税减税152.2亿元,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59.2亿元,新增社保费降费278.0亿元,如养老保险费降费215.4亿元,医疗保险费降费31.3亿元,失业保险降费26.6亿元,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设进行全方位的推进。重庆市政府为更好的推动普惠金融发展,2020年出台了《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于创业担保贷款的贴息及奖励补贴、财政支持民营和小微金融企业,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偏远地区和“三农”获得金融服务难的问题。但减税降费服务于普惠金融发展仍存在金融服务供给不足、资金短缺、金融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本文对重庆市的减税降费和普惠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重庆市今后在减税降费与普惠金融的协调发展方面提供有力支持,对保持重庆市金融市场稳定发展,从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有效将各类金融资源和资金做到普惠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以减税降费为出发点,基于减税降费理论和普惠金融发展理论,阐述了减税降费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减税降费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扩大金融供给,推动金融供需双方平衡,减少金融服务成本,优化金融发展结构,直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消费及投资等市场宏观环境间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化、金融业务的全面化及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三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运用熵值法综合测算重庆市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2008-2019年间重庆市减税降费对普惠金融发展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普惠金融发展的测度来看,重庆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逐年递增,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已初步建立,银行和保险业的不断渗透,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第二,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看,减税降费有利于促进重庆市普惠金融的发展;第三,从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来看,减税降费能提升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有效刺激消费和投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支持重庆市普惠金融发展;第四,从面板门槛效应来看,减税降费对重庆市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其结果呈现出了分段变化,且随着门槛值的变化作用减弱,这说明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减税降费对普惠金融的作用,不仅要力争降低最优门槛区间外的税收负担,还要努力保持处在最优门槛区间的税收负担。最后结合重庆市减税降费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及实证检验,为了减税降费更好的支持重庆市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以减税降费为出发点,基于减税降费理论和普惠金融发展理论,阐述了减税降费对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减税降费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是通过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扩大金融供给,推动金融供需双方平衡,减少金融服务成本,优化金融发展结构,直接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消费及投资等市场宏观环境间接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从金融服务对象的特殊化、金融业务的全面化及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三个方面选取10个指标,运用熵值法综合测算重庆市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并建立面板固定效应模型、面板中介效应模型及面板门槛效应模型研究2008-2019年间重庆市减税降费对普惠金融发展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普惠金融发展的测度来看,重庆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逐年递增,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已初步建立,银行和保险业的不断渗透,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第二,从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看,减税降费有利于促进重庆市普惠金融的发展;第三,从面板中介效应模型来看,减税降费能提升居民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有效刺激消费和投资,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支持重庆市普惠金融发展;第四,从面板门槛效应来看,减税降费对重庆市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着显著的门槛效应,其结果呈现出了分段变化,且随着门槛值的变化作用减弱,这说明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减税降费对普惠金融的作用,不仅要力争降低最优门槛区间外的税收负担,还要努力保持处在最优门槛区间的税收负担。最后结合重庆市减税降费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理论分析、现状分析及实证检验,为了减税降费更好的支持重庆市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