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比刚度高,阻尼性能好等优点,在汽车上的应用曰益广泛。与此同时,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又对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高温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稀土元素能够改善镁合金在室温和高温下的综合力学性能。稀土合金化是改善镁合金高温抗蠕变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以混合稀土为添加元素的AE系列合金是重要的车用耐热镁合金系。然而,AE系合金在使用温度高于150℃时,抗蠕变性能会大幅下降,这大大地限制了它作为轻质结构材料的应用范围。
本文在Mg-4AI基合金的基础上,分别以RE(混合稀土)、La、Ce作为合金元素,并同时采用重力铸造和压铸两种铸造方式,配置了AE、ALa、ACe三个系列共24个合金。运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电子束微区分析(EDAX)、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和各种力学性能测试手段,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稀土含量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目的是为进一步提高Mg-Al-RE基耐热镁合金的综合性能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微观分析表明,AE、ALa和ACe合金的显微组织都是典型的枝晶组织。AE合金主要由α-Mg、沿枝晶界分布的Al<,4>RE相组成。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大,合金的枝晶间距略有减小,显微组织中的Al<,4>RE相逐渐增多,形成连续网状。ALa和ACe合金的组成相、随稀土含量变化的规律与AE合金相似。压铸工艺细化了三个系列合金的组织,但并没有改变合金的组成相。压铸合金的显微组织中出现了一些缩孔和气孔,稀土含量大的合金中孔洞相对较少。
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测试表明,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都随稀土含量的增大而提高。ALa合金的力学性能略优于AE和ACe合金。压铸合金的强度,尤其是屈服强度,远大于重力铸造合金的强度。
对合金在175℃/70MPa下的蠕变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大,合金的稳态蠕变速率逐渐降低,抗蠕变性能逐渐提高。以重力铸造AE合金为例:AE44合金的蠕变速率仅为2.19×10<-8>S<-1>,与AE41相比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对三个系列合金的蠕变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RE、La、Ce对合金高温性能的改善效果相仿。
对合金蠕变后的组织观察表明,蠕变过程中,AE41/AE42合金中杆状的Al<,4>RE相发生部分分解,生成颗粒状或短棒状Al<,2>RE和Al,而析出的Al与Mg反应生成Mg<,17>Al<,12>,这种转变对合金的蠕变性能有害。随着稀土含量的增大,合金组织的热稳定提高,AE44蠕变后的组织中没有出现Mg<,17>Al<,12>相,合金的蠕变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ALa和ACe合金蠕变后组织与AE合金相似。
如果排除压铸件中缺陷的影响,压铸合金的抗蠕变性能高于相应的重力铸造合金。值得强调的是,所有压铸合金蠕变后的组织中都没有出现太多的Mg<,17>Al<,12>相,可见压铸合金中的Al<,4>RE相比重力铸造合金中的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