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百会”透“曲鬓”针法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MMP-2、NGB、CytC和VCAM-1蛋白及MMP-2、NGB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组织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先随机分为三个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组又分为术后6h、1d、2d、3d、7d五个时间点,每个时相点10只大鼠。自体血脑内注射制备脑出血动物模型,然后针刺动物模型百会穴透曲鬓穴,贯穿模型动物顶额颞三区,采用多个穴位一针透刺疗法进行治疗。采用Berderson神经体征评分法观察神经行为学变化;干湿比重法进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光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MMP-2、NGB、CytC和VCAM-1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脑组织MMP-2、NGBmRNA基因表达。结果:1、光镜下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针刺组较模型组改变显著。2、针刺组各时间点大鼠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明显恢复,与模型组比较,1d,2d,3d,7d评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针刺组各时点脑水含量均小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与模型组比较,其中1d,2d,3d,7d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模型组各时间点CytC蛋白表达随时间增长而升高,1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CytC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模型组各时间点VCAM-1蛋白表达随时间增长而增强,2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VCA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6.模型组各时间点MMP-2蛋白和MMP-2 mRNA基因表达随时间增长而增强,1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治疗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MMP-2蛋白和MMP-2mRNA基因表达明显降低,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7.模型组各时间点NGB蛋白和NGBmRNA基因表达随时间增长而增强,1d时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7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与假手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1。针刺治疗后,各时间点大鼠脑组织中NGB蛋白和NGBmRNA基因表达明显升高,与同时间点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百会”透“曲鬓”针法能够显著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减轻脑组织水肿,改善脑组织病理学损伤状态,从而改善了大鼠脑出血不同时间的神经功能损伤症状。2.“百会”透“曲鬓”针法能够抑制脑出血大鼠脑组织CytC蛋白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从而起到神经元保护作用。3.“百会”透“曲鬓”针法能够抑制脑出血大鼠脑组织VCAM-1蛋白表达,保证脑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减轻炎症级联反应所引起的脑水肿。4.“百会”透“曲鬓”针法能够抑制脑出血大鼠脑组织MMP-2蛋白和MMP-2 mRNA基因表达,从而减轻脑出血对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的降解。5.“百会”透“曲鬓”针法能够提高脑出血大鼠脑组织NGB蛋白和NGBmRNA基因表达,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