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长沙市中学生焦虑性情绪的特征及探讨青少年焦虑障碍的社会心理学影响因素。方法:(1)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10所中学共2999名年龄11-19岁的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完成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自评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将SCARED≥25分作为焦虑症状筛查阳性的划界分,探讨具有焦虑性情绪的中学生在年龄、性别上的分布情况及家庭相关情况的特点。(2) 80名焦虑障碍青少年患者和92名对照完成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行为抑制气质量表(BIS)、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ASLEC)、养育关系问卷(PBI)、心理弹性量表(RS)、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使用发育及健康状况评定(DAWBA)对病例组焦虑障碍青少年进行访谈。结果:(1)针对长沙市中学生焦虑性情绪的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999份,回收率为96.0%。其中男性1434人(47.8%),女性1565人(52.2%)。研究对象年龄范围11-19岁(平均年龄14.40±1.52岁)。以SCARED>25分作为焦虑性情绪筛查阳性的划界分,得出存在焦虑性情绪的青少年共有733人,筛查阳性率为24.4%,其中男性284人,女性449人,焦虑性情绪筛查阳性率在性别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焦虑性情绪的筛查阳性率高于男性,性别比为女性:男性=1.45:1。(2)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父母的低关怀高控制的养育方式与青少年焦虑障碍相关行为抑制气质、生活事件健康适应因子和心理弹性自我悦纳因子是预测青少年焦虑障碍较强的变量,其中,心理弹性自我悦纳因子是保护性因子,而生活事件健康适应因子和行为抑制气质是焦虑障碍的危险因子。结论罹患焦虑障碍的青少年存在更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提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