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我塑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有效形式。随着德育内容的社会化与与德育形式的多样化程度不断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活动逐步兴盛。学生社团在教育人、培养人方面正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的研究历史非常短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价值取向又有趋于多元化的特点,给中职学校社团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的社团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发挥学生社团育人的作用及功效。因此,中职学校的社团管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深入研究学生社团管理的问题,明晰社团管理现状,建立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现状的管理模式,科学的管理和正确的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快速发展,使学生社团在服务学生成长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了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国内外学生社团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然后从中等职业学校社团的内涵及特点着手,包括学生社团的概念界定,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及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中等职业学校社团管理的意义等,旨在阐述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及为实例分析及实践探索部分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以承德技师学院为案例,对该校社团管理方面进行实证调研,采用文献研究、观察、问卷调查、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对承德技师学院社团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梳理。承德技师学院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学生社团管理的方法,注重社团建设,积极强化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的社团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分析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明确了社团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之后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及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以承德技师学院社团管理纪实为例进行实践研究和途径探索,内容包括: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实现管理模式规范化;以理论研究为支撑,探寻管理新途径;以类别设置为导向,拓宽社团活动领域;以导师制为基础,增强指导力度;以特色求发展,品牌化社团树标杆;以质量为中心,建立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并通过承德技师学院社团管理实践成效的描述,体现出在社团管理中的激励策略。本文旨在研究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功能的作用下,通过社团管理的实践研究,探索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途径,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发挥出应有的育人作用,并得到健康的发展。